2月4日晚21点,莱比特矿池创始人江卓尔在微博发文称,他有一个偏远的郊区矿场,矿机被要求强制关机,不让复工。
这让他有点恼火,“定时测体温、点名、严禁外出可以理解,但矿机关机对防疫有什么好处?这么搞下去,大部分人(尤其是手停口停的一线劳动人民)不用疫情,就得先穷死。”
这条视频微博阅读超过12万次,评论超过250条,可见行业对此十分关注。
进入2月,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依然在持续,丁香医生数据显示,全国确诊病例24363例,较昨日(4日)增加3889例,处于曲线上升阶段。
由此,全国抗击疫情的防控措施进一步收紧,封城措施正渗透至全国的城镇甚至乡村。以浙江乐清为例,全市封闭两周,对外交通一律关闭,不得进出,监控抓拍扣6分,罚300元。居民一律使用临时通行证,一周可两次前往指定市场购买生活物资。
原本,挖矿从业者以为,矿场往往在偏远地区,也不需要大规模工作人员,只要有电、有网就能正常运营。况且,每年春节矿场都会有值班人员,挖矿是最安全的产业,不会受疫情影响。
然而眼下,矿工们正陷入焦头烂额之中。在建矿场停工,矿机锁在仓库无法上线,运维人员进不去,开工遥遥无期……
牛市没有来,减半没有来,一场连自救措施都没有的持久战,先来了。
人员进不去,上万台矿机在矿场吃灰
老徐是一名大矿工,在云贵、四川、新疆、内蒙等地都有自己的矿场,针对江卓尔所说的情况,老徐称,正在运营的矿场暂时还没有因疫情而被强制关停。在值班人员的运维下依然正常运转。
在内蒙,他的一个矿场里安安静静的躺着10000多台矿机,因为电工无法进入矿场,这些矿机无法通电,正在吃灰。
目前是苦水期,大部分矿机以火电为能源,布局于新疆和内蒙等地。受疫情影响,新疆的政策是,进疆人员先带走隔离20天,然后再自我隔离14天。这让很多矿场都出现了节后人员无法进场复工的情况。
由此带来的影响包括机器出现损坏时不能及时返修等,小强矿机创始人殷长明此前告诉巴比特,他有一个可容纳4000台机器的矿场,春节期间安排了4名运维人员,他们上班进矿场,下班就回到生活区。
结果,突然而来的政策限制了3名运维人员进入矿场,只剩下一名运维人员维护轰鸣的机器,机器坏了,东拼西凑自己修。好在,新疆电力、网络都比较稳定,还没有发生大面积掉算力的情况。
江卓尔接受巴比特采访时说,他遇到的是个案,几十个矿场只停了一个,但不排除后面还有其它矿场被停。其它矿场物资、人员不能进出,对矿场维护也有较大影响。
目前,年后员工无法进入矿场的情况正在全国各地上演。
10万千瓦负荷的矿场停工,丰水期规划可能泡汤
挖矿从来不是一门容易的生意,矿工必须根据自己的判断提前布局。眼下,疫情让原本应该一步步推进的事情都停止了,他们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在云贵地区,老徐有一个10万千瓦负荷的在建矿场,但变电器等设备和工作人员都无法进场施工,完全处于停工状态。这意味着,矿场通电时间必然往后推延。
矿海会俞队长的情况与老徐如出一辙,他暂停施工的在建矿场,单个每月亏损在百万。“资金是有成本的,通不了电,上不了机器,我1000多台新矿机正在仓库里放着。”
按照俞队长的说法,投资矿场不是建好就一劳永逸,建新矿场是一件持续的工作,在以分钟计算收益的矿圈,停工实在让他痛心。
“损失大了。”他说,“丰水期还不知道怎么样,时间错过的话就完了。”
5月份,西南地区将进入丰水期,这是比特币挖矿一年一度的盛会,疫情完全打乱了他们的布局和节奏,去年,他们盼丰水期来得早一些,今年,他们要盼丰水期来得晚一些,因为矿场来不及建了,只有来得晚一点才可能回本。
有什么办法吗?
“政府不让进,没有办法,只能等啊。”更让老徐担忧的是,他估计情况好转要到正月十五之后,但即便到了那会儿,人员进去肯定要测体温、隔离,什么时候开工没有数。
就目前的情况,挖矿受疫情影响并不比其它实体产业小。“不能说疫情来了,大家都不工作了吧?”老徐心情并不好,但他依然期待着2月下旬情况能有所改善。
减半前算力可能不升反降,比特币价格可能会上涨
此前,巴比特采访嘉楠耘智销售总监陈峰,他说,目前几大厂家手上现货矿机数量并不多,工厂又暂时无法开工,加上物流困难,可以推测一季度不会有大量矿机上线。
老徐也同意这个说法,“我觉得算力一时半会儿上不去,甚至会降一些。”
币信研究院院长熊越的观点更悲观一些:“上半年,算力应该都没有办法增加了。”
1月28日,比特币挖矿难度调整为15.47T,涨幅为4.67%,据此推算出平均算力约为110E,这是比特币诞生以来的新高。算力是根据难度反推的估值,实时算力无法计算,但从最近三天的平均算力看,至少目前比特币全网算力并未因疫情而降低。
未来算力可能不涨反降,那比特币价格会如何呢?老徐和俞队长同时认为,应该会稍微涨一些。
“我认为减半不会带来大牛市,但因为减半预期,这会有行情,随着获利者卖出,价格会回到正常值。在2019年年底时,我们想着大干一场,可是现在,一切都不一样了。”
“没别的可以投资了,只能投币了。”俞队长揶揄说。
在黄淮平原,有一个古老的小镇,名叫黄花镇,四周都是平坦的庄稼地。 这年秋天,一群来自西北的狼,突然闯进了这个宁静的小镇。 这群狼一共九只,为首的是一只麻灰色的大公狼,其次是一只即将分娩的大母狼,其余七只都是体格一般的小狼。 这群喜爱生活在偏远山区或辽阔草原的西北狼,怎么会来到人口稠密的大平原呢? 说起来,这九只狼就有一肚子苦楚。 原来,几天前,这群西北狼误食了猎人下了麻醉药的诱饵被活捉,尔后被卖给了一个动物贩子,接着,动物贩子又把它们装进汽车,运到了千里之外的黄花镇,以高价卖给了一家动物饲养场。 这是一家刚开办的动物饲养场,场主名叫马运喜。 饲养场建在离村子不远的一片砂石地上,饲养场设施简单,只盖了几间简易平房,四周拉了一丈多高的铁丝网。 马运喜虽说是个青年农民,却颇具经济头脑,他看到现在社会上有钱人越来越多,盖起了许多漂亮的独家小院,急需凶猛的看家狗看门护院,弄得看家狗的价格一路看涨,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呀!于是,他决定从外地高价购买良种狗饲养。 但他怎么也没料到,供货方竟然是个狗骗子,用九只西北狼充数,骗过了缺乏辨别狼狗经验的马运喜。 等他发现它们是狼而不是狗时,得了钱的狗骗子早已逃之夭夭。 他是又悔,又恼,又害怕,然而,更让他感到可怕的是,在一个漆黑的夜晚,九只狼居然咬破铁丝网,逃出了饲养场。 马运喜知道,狼是一种残忍而贪婪的动物,饿极了是要吃人的,倘若这群狼窜进村庄,闯进小镇,伤了家畜事小,要是闹出了人命,那后果将不堪设想……想到此,马运喜惊出了一身冷汗,最后决定:有关狼群的秘密只能藏在自己一个人心里。 马运喜还担心,逃跑的狼群万一夜里返回饲养场怎么办?为了有备无患,他去了趟县城,向一个朋友借了杆猎枪。 在回家的路上,马运喜暗自祈祷:狼啊狼,但愿你们快快离开黄花镇,返回你们的故乡吧! 读者可能要问,这群狼到底在哪里呢?这群狼并没有走远,而是躲藏在离饲养场不远的玉米地里。 眼下地里的玉米已长到一人高,放眼望去,一派郁郁葱葱的田园风光。 这群狼,在玉米地里已经躲了整整一天,既没找到可以填肚的小牲畜,也没遇到在庄稼地干活的人,它们没吃没喝,在饥渴中痛苦地煎熬着,惊恐地观察着这片奇异的新天地。 当又一个夜幕降临的时候,饥饿的狼群开始骚动起来,然而,在大公狼威严的目光下,它们只得怯生生地紧紧护卫在怀孕的母狼身边,顽强地忍受着离开故土的痛苦。 此时,风刮起来,把田野里的玉米叶子吹得“哗哗”作响,对狼群来说,尽管叶子发出的很像小溪的潺潺流水声,可是,灵敏的嗅觉告诉它们,这声音是多么陌生,甚至连田间昆虫的鸣叫也与西北草原迥然不同。 淡淡的星光下,大母狼可怜巴巴地望着大公狼,眼角闪着晶莹的泪光,腹中的狼崽消耗着它大量的体力和营养,它急切期望能尽快补充食物,否则,它,还有它腹中的小生命将无法生存! 大公狼像尊塑像蹲坐着,它似乎早已觉察到了大母狼饥饿的身躯在微微颤抖。 作为头狼,它肩负着让这支狼群生存下去的责任;而作为丈夫,它必须为大母狼寻找延续生命的食物。 可是,从误食诱饵的那天起,它已领教了人类的厉害,眼下身处人烟稠密的平原,它更感到危机重重,不敢贸然行动。 大公狼蹲坐着沉默了好久,终于一扬头发出“嗷”的一声长嗥,这还是它来到平原的第一声低沉的号令,狼群听了浑身一震,随即悄悄溜出了玉米地,沿着乡间小路,向一公里外的黄花镇缓慢移动。 小镇的夜晚十分寂静,狼群在离小镇二百米的田埂边潜伏下来,镇上偶尔闪亮的灯光令它们踟躇不前。 黄花镇上有一千多户人口,除了机关、学校、居民,就是街边林立的店铺。 这里是全镇及其下属乡村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虽然比不上大城市的繁华,却是乡村农民向往的地方,尤其是附近的村干部们,有事没事更乐意往镇上跑,除了到镇政府开会、办事,就是到餐馆喝酒、吃饭。 胡家村的村主任胡大民就是小镇餐馆的常客。 这天下午,他到镇上买了两只良种长毛兔,正巧碰上几个乡干部,几个人就有说有笑地来到餐馆喝酒,一直喝到晚上十点多钟,胡大民才醉醺醺骑上自行车往村里赶,临出餐馆的时候,还特地给馋嘴的老婆捎上了一只烧鸡。 出了小镇,胡大民拐上了一条羊肠小道。 胡大民酒量不浅,今晚喝了一斤多,人正在兴头上,一路上腾云驾雾般骑着自行车,嘴里不停地哼着小曲,还打着酒嗝,向前蹬着。 蹬着蹬着,忽然他醉眼朦胧地看到前方闪起几点幽幽绿光,就像传说的鬼火。 胡大民不信邪,振作了精神,照旧骑着车子,瞪着双眼,直朝前冲去,不料一走神,自行车前轮陷进路边一个小坑,他身子一歪,连车带人摔倒在路边,车把上的烧鸡甩在了路中央。 “他奶奶的!”胡大民翻身坐起,嘴里骂骂咧咧道,“谁家抗旱挖的坑,干完活也不填上,留在路上害人!”就在他嘟嘟囔囔骂人的时候,那几点绿光悄悄朝他逼近,在离他两三米的地方停了下来。 这就是以大公狼为首的那群西北狼,被酒精烧昏头的胡大民哪里知道,他成了狼群闯入黄花镇之后盯住的第一个目标。 大公狼蹲在路中央,迟迟没有发出进攻信号。 它还在观望、沉思。 在大公狼的记忆里,独行的人类遇到狼群,往往会惊惶失措、仓皇逃命,而眼前这个人却一点不慌,不怕,似乎表明这里的人类有对付狼群的“法宝”。 在这种情况下,大公狼为了对同类的安全负责,强按饥渴难耐的欲望,静静地观望猎物下一步的动作。 时间在一秒一秒过去,就在这时,一阵风吹过,烧鸡的香味传了过来,大公狼终于按捺不住,悄悄地向同类发出第一个信号,几只狼迅速来到胡大民身后,形成包围之势,等待下一个进攻信号。 就在这时,胡大民从地上站起身来,一只手拍拍屁股上的尘土,另一只手掏出一支香烟叼在嘴上,接着,摸出打火机“啪”地点亮。 这突然出现的火光把大公狼吓了一跳,它本能地后退几步,尖利的长嘴伸向天空,“嗷”地叫了一声,那意思好像是告诉同伴要加倍小心,其他狼听到叫声后,不约而同地往后退了几步。 这“嗷”的一声叫唤,胡大民这才发现,自己已经被几团黑乎乎的影子包围,四周闪动着幽幽绿光。 胡大民浑身一激灵,打了个冷颤:天啊,这是什么东西?难道野地里真的有鬼? 就在他吃惊的一刹那,一条黑影从背后猛窜上来。 这是一条小狼,它实在受不了饥饿的煎熬,提前发动攻击,只听“哧啦”一声,胡大民的上衣被撕下一片。 当那条小狼想再度发动攻击时,大公狼愠怒地瞪了它一眼,“嗷”的一声令下,狼群顿时冲向自行车后座上的麻袋,扑倒里面装着的两只良种长毛兔。 “我的妈呀,有鬼!”胡大民吓傻了,这时酒也醒了,一边喊着,一边撒腿就往小镇方向拼命跑去…… 半小时后,一帮打着手电筒的小镇居民朝出事的地点奔来。 到了现场,只见地上一摊鲜血,两只长毛兔和一只甩在路上的烧鸡早没了踪影。 “有鬼、有鬼!”胡大民语无伦次,战战兢兢地说着,身子像筛糠一样抖个不停。 这一夜,胡大民没敢回家,在大伙的帮助下,他推起自行车,在小镇上度过了一个难熬的夜晚。 第二天,胡大民遇“鬼”的消息不胫而走,全镇顿时人心惶惶,再没有人敢走夜路。 连小镇上一所寄宿制中学的学生,晚上也不敢随便溜出学校,去镇外聊天散步了。 当消息传到马运喜耳朵里时,他吓得“扑通”一声从床上滚到地上。 他清楚,胡大民遇到的根本不是“鬼”,而是逃走的狼群。 他暗暗惊呼:我的天啊,这群狼真的现身了,真要闹出人命,我马运喜就成了黄花镇的罪人了呀!怎么办?他想了一个晚上,决定在饲养场四周设下诱饵,引狼上钩,再用借来的猎枪消灭狼群。 然而,一连三天,狼群始终没有再出现,害得马运喜白搭了好几只兔子。 原来,狼群的第一次出击虽然没能吃饱肚皮,但收获的两只长毛兔和一只烧鸡却给它们带来了一丝生存的希望。 它们白天隐身在远离村庄、人迹罕至的野地里,到了夜里才在大公狼的带领下四处觅食。 平原上除了有少量的野兔,实在没什么野物,九只饿狼,没几天,就把附近的野兔消灭殆尽。 食物又开始短缺。 这时,它们虽然嗅到了马运喜饲养场飘来的食物味儿,但大公狼却不肯让狼群朝饲养场迈动一步,它无法忘记自己被关在铁丝网里的经历,现在好不容易逃出了铁丝网,就不能轻易接近那块是非之地。 它认定那铁丝网的背后,一定还藏着什么要它们命的阴谋。 不过,这里不是莽莽草原,过不了半个月,玉米就成熟了,等农民收获之后,清翠的田野就会变成光秃秃的平地,别说是九只狼,就是一只野兔也会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到那时,人人喊打,它们的结局只有一个:死路一条! 夜深了,大公狼似乎意识到即将来临的结局,它烦躁地在母狼身边走来走去,不时冲着天空凉意四射的弯月,发出一声声“嗷嗷”的哀鸣…… 顺便介绍作者: 郑继文同志希望我能谈点切切实实的创作谈,想了想,就说说中篇故事吧。 因为很少有人谈中篇故事的创作体会。 我大概发表过三十多个中篇故事,在《故事会》上也有一些,比如《特殊的家访》、《走出大墙之后》、《失踪的县长》、《勇者无畏》、《平原来了九只狼》等。 我不谈过多理论,就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谈一下中篇故事创作过程需要经历的几个阶段: 第一:灵感阶段 没有灵感,就不可能有文学创作。 故事创作也是如此。 灵感来自于自己大脑一瞬间的闪现,抓住这个闪现,就可能是一个作品的雏形。 十年前,农村基层干群矛盾突出,我忽发奇想:假如县城高中的老师到乡下搞家访,被误认为是下乡私访、为民伸冤的县委干部,会出现什么情况?于是,就有了《特殊的家访》; 一个蒙冤入狱的青年,在出狱那天被误认为是另一个人,结果会怎么样?于是,就有了《走出大墙之后》;矿难频频,官员麻木,假如让一个县长在路上掉进矿洞里,会引发什么样的故事?于是就有了《失踪的县长》;市委组织部的到基层考察干部,会不会招来麻烦?就有了《勇者无畏》。 在街上看到一个养狼狗的开着卡车,车上装着不少狼狗,忽发奇想:假如这些狼狗都是从偏远地区捉来的狼,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一旦放到平原地区农村,会出现何种后果?于是就有了《平原来了九只狼》。 第二:论证阶段 仅有灵感是不行的,还要在写作之前,深入细致地论证故事情节的可能性、可行性。 查资料,到相关单位调研,找相关职业的人座谈等等。 这是我经常干的事情。 以上几篇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浸透我的汗水,以保证故事情节——艺术而不失真。 论证还有一个敲门:那就是把你要写的故事,在不显山不露水的情况下,当成新闻讲给朋友们听,先看看他们的反应。 如果听众认可,基本论证就完成了;如果有质疑,你就必须再想法解决,争取故事不出现“穿帮”现象。 这里面有很多花絮,以后可以讲给大家听。 第三:创作阶段 我常常是在灵感阶段和论证阶段完成后,一气哈成,一个中篇最多两天写成,《失踪的县长》用了一夜,大概10个小时左右。 写成之后,扔在一边,等几天后再看看原稿,开始进行下一个阶段。 第四:修改阶段 这个阶段包括两部分:投稿之前的修改阶段和编辑看后提出的修改建议。 相信大家一定很有经验了。 需要说明的是:我认真最重要的是论证阶段,这个阶段包括立意酝酿、人物设置、情节构思、谋篇布局、可行性研究,需要时间较长。 一旦完成这道工序,下笔就很容易了。 这种方法只适用用当代现实题材中篇故事的写作,局限性较大。 另外,技巧性没有在此多作涉及。
Copyright @ 2024 啦啦收录网 此内容系本站根据来路自动抓取的结果,不代表本站赞成被显示网站的内容或立场。
你是本站第位访客 | 网站地图 | 粤ICP备20221503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