币圈子(120Btc.com)讯:今(22日)香港金管局推出研究报告《评估加密货币到传统金融资产的波动溢出性:有资产支持的稳定币作用》,该报告以发行量最大的稳定币Tether为研究样本,由于有现实资金储备当作稳定币锚定的原理,可能成为加密资产风险溢出到传统金融系统的渠道。
该报告解释,在极端情况下,稳定币或其他加密资产的崩跌,可能导致稳定币的大规模赎回及其储备资产的抛售,从而可能对传统金融体系(报告中举例法币市场)造成重大影响:我们的研究发现揭开了一个渠道,加密资产承担的风险可能通过该渠道溢出到传统金融体系,并对金融稳定构成潜在威胁。
该报告建议,要求储备资产支持的稳定币发行商对其储备资产持有量进行标准化和定期披露,可以帮助监管机构评估和比较其流动性状况,减低潜在的流动性风险。或者通过稳定币的流动性管理,可能通过限制储备资产的构成,和要求明确的赎回权,也可能有助降低溢出风险。
津巴布韦。
津巴布韦早已处于严重的通货膨胀状态,就连本国货币,最高面值都已经达到了100万亿元。
2008年3月之后,津巴布韦的经济情况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恶化,此时的国内经济已经全线崩溃,就连财政、金融、税收等等重要的社会职能部门都出现了停摆的状态,百姓在津巴布韦得不到任何生活保障,无论是水电、通讯、医疗、教育等等生活必需保障方面也都出现了瘫痪状态。
20年后,人民币会贬值吗,会的话,会是个什么比例
二十年时间不确定因素太多了,没人能保证现有的资产不贬值,资产多的可以分散投资,资产少的想法多挣点钱,不要考虑那么多,自找烦恼。
快快乐乐的过好每一天,就是防通胀避贬值的最佳选择!
要想保证2040年前你现有的资产不贬值,那么就要看看你现有的资产是不是优质资产。 我们这里分别来讨论固定资产和金融资产,看看哪些是优质的固定资产和怎么做才能让金融资产不贬值。
优质的固定资产我们这里讨论的固定资产,主要是指房产。 如果有多套房,又不是如下这两种类型的房子的话,就要及时抛售套现,哪怕是现在小亏也要及时止损。 但是如果是如下两种优质资产,则可以继续保留作为投资,这样才能让你的房子在2040年前保证不贬值。
1、租金可以抵消月供的房子
如果说现在或是几年之后房子的租金可以抵消月供,那么这样的房子可以保留。 以后就是卖不出去,也是可以出租的,以租抵供,反正也没什么压力。
然后房子做为固定资产保值增值能力还是很强的。 但是如果房子现在价格已经很高,租金占月供1/3都不到,那么这样的房子就没必要保留了。
如果未来房价下跌,那么你就会急于出手,那个时候你只能亏本卖了。 所以现在拥有的房子重点考虑它每个月能租多少钱。
2、可以做民宿的房子
这几年民宿很火,很多 旅游 城市都在大量搞,很多游客现在 旅游 都喜欢住民宿。 我去年国庆一家人去桂林 旅游 ,就是租的民宿,三房两厅,给你住家的感觉很好。 然后今年国庆去厦门 旅游 也是租的民宿。 所以如果房子所在的城市是个 旅游 城市,而且是在热门 旅游 景点附近,那么这样的房子,可以搞个民宿,那么年化收益10%肯定没问题。
如何保证金融资产不贬值对于金融资产,这里主要讨论的是存款,对于金融资产,要想2040年前不贬值。 我这里的理财建议是将你的资金分为三份,分别投资于以下理财产品,这样年化收益率能做到增长10%左右。
1、投资股票
如果个人空闲时间比较多的话,学学炒股也是可以的。 很多人平时不炒股,然后等所谓的牛市来的时候才炒,可往往是这样的人炒股亏得最多的。
因为股票市场是一个投机市场,你想不花点时间研究,想赚钱基本不可能。 平时多花点时间了解股票市场,那么经过几年的积累就可以达到一定的水平。 要是运气好,遇到一次牛市,或许炒股就可以让你直接实现财务自由。
所以要是有足够多的时间,学习一下炒股也是可以的,期望10%以上的收益也不是那么难。 炒股的话主要是做价值投资,放长线,因为平时上班没有太多的时间关注。
2、定投公募基金
定投公募基金,目前市场上公募基金已经有几千只,要找到好的基金,是得花点心思。 可以从基金排名靠前的基金筛选。 基金主要有股票型,混合型,债卷型和货币基金,风险逐渐减小。
股票型基金,风险比较大,但收益相对也高些,所以适合风险承受能力强的人投资。 如果风险承受能力低,可以考虑投资一些混合型和债卷型基金。
如果还年轻,风险承受能力强,可以重点投资股票型基金, 购买基金应该采用定投方式,这样可以降低风险。
因为基金都会有一个漫长的回调期,如果一次性买入就会导致可能在回调的过程中亏损比较大。 定投一般两周到一个月投一次比较合适,太频繁或是周期太长都不好。 基金一旦定投后,就是亏损也不要急着卖,一般基金都是能跑赢指数的。
3、存银行定期存款
除了炒股和购买基金,可以将部分资金用于购买银行定期存款,做到年化4%左右收益就差不多了。 这部分的资金主要是为了平时急于用钱,所以定存个六个月还是可以的,到期了再次定存。
通过以上方式实现金融资产年化收益10%左右,这样的理财方案能让你的金融资产在2040年前不贬值。
如果你对投资固定资产和理财还有什么疑问,欢迎私信我!
资产保值不是简单地跑赢通货膨胀(不到3%),也不是指超过了银行存款利率(大额存款约5%),而是指要跑赢货币贬值即M2货币供应量增长率。
在2000年,我国M2为135万亿,到了2010年达到725万亿,年M2货币供应量增长率约165%,约十年时间里资产要增加5倍才可以达到货币贬值的水平,估计除了投资房地产也找不出更好的投资了。
在2019年10月,我国的M2更是到达了接近200万亿的高度,达到了2010年的27倍,这也是我国经济增长率放缓带来的M2货币供应量的减缓,年增长率还是达到了12%。 那么还是房地产投资为最佳选择,只不过没有2015年以来的这一轮外因推动的快速上涨,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跑赢货币增长率的。
那么要想在未来20年来跑赢货币供应量增长率,我们可以用什么资产投资来保值呢?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投资问题,而且跨度达到了20年。 个人投资又不同于企业和资本运作的行为,可以投资的区域比较窄。 而且在先讨论跑赢货币贬值之前,先对未来20年的货币贬值做一个预估分析!
未来20年里的资产要增长多少呢?
未来十年里,我们的平均GDP增长可能会下降到5%,到2030年以后还会继续下降,预计还会在4%以上的位置徘徊。 而M2一般会略高于GDP增长率的1% 2%来刺激经济发展。 那么我们预判的未来前10年的货币贬值为65%,未来第11年到第20年的货币贬值率为55%。 也就是要在20年里面是资产达到了32倍就可以跑赢货币贬值(期间收益需折算为未来值),平均年增长率需达到6%以上。
投资什么才是最好的避风港呢?金融产品投资是否可行?
很多人一定还会说,现在的大额存款都达到了5%(对不起这是5年的不计复利计算的),实际估计也就4%多。 还有一点,随着经济发展从中高等收入向发达国家迈进中,GDP增长率持续放缓,利率也会逐步降低。 看看欧美和日本接近负利率就可以理解。 想通过投资银行是不可能的,而且投资基金类的也可能性不大且风险巨大。 还不知道这些基金公司是否可以存活这么久呢!
那么继续投资房地产是否可行?
我们房地产市场的价格已经高的离谱,可是我国的房租租金却是相对较低,未来在人口增长较快的大城市里还会持续上升,未来20年里住宅要达到年收益的4%以上应该没有问题,可伴随着房产税的出台,扣除后房租要达到3%的年收益率也是十分可能。
按照未来20年的货币贬值率6%为计算依据,扣除房产的租金纯收益3%,每年房价达到3%的增长率就基本满足跑赢货币贬值的要求。 20年里需要房价增长到现在的2倍就可以了。
很多人看到这里一定会想,20年里涨1倍,那不是稀松平常。错了,大错特错!
我们房地产市场的最佳红利点在2017年 2018年达到了峰值,接着我们每年的住宅供应量也会逐年的减少,从去年的18亿平方米,降到了今年的约16亿平方米,以后几年还会持续下降直到年开发量10亿平方米以下……
而且房地产市场的两极分化现象也会越加严重,一些城市和地区的人口持续走低的情况下房价也会更着持续下降。 而更多的二线城市由于大量透支未来而难以持续增长。
可以保值的房地产市场估计只有北上广深一线城市和极少数特别有发展潜力的城市才可以跑赢货币贬值。这就是房地产市场的今天、明天和未来!
最后,再分析以下投资股票是否可以跑赢货币贬值?
这个一定是可以的,但前提条件是你选对了股票。 一些超值增长率快的 科技 股,来的快,去的也快。 20年不变的投资等于麦芒对上的针尖,概率几乎为零。 只有去选择未来可期,股票价格超值,还有类似于大蓝筹股那样的且优质的股票,一旦入仓就可以睡大觉了, 20年后再启封大开,估计一定会是一个大惊喜,跑赢货币贬值也是不见得是难事。 难的是,中间手痒痒,那么结果就可想而知了!
归根结底,要让资产在未来20年里跑赢货币贬值也一件绝对不容易的事,否则企业和个人都不用去冒风险运营或工作,直接把钱一投资就万事大吉了。
不过要想跑赢也不是没有可能,笔者认为投资一线城市的房地产和购买具有远期利好的稳定增长的股票,这两个应该是最能看到曙光的投资。
如何计算货币贬值率 计算货币贬值率的方法
20年后,人民币不值钱,这是必然的趋势,中国经济和中国社会紧密相关,国家物价飞涨,以后老百姓买不起东西,现在100RMB换美元是$6235,20年后是100RMB换$1。可想而知经济,在中国面前处于下坡路,中国是该想想了!
人民币每年实际贬值多少?
1、货币贬值率的计算公式为:货币贬值率=(纸币发行量-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纸币发行量。 因实际问题,货币贬值率也常通过物价计算,公式为:货币贬值率=(现价-原价)/现价。
2、货币贬值率亦称通货贬值率。 货币贬值后单位货币减少的含金量与单位货币原有(或现有)含金量的比例。
3、采取货币贬值的措施,旨在减少本国货币的法定含金量,降低其对黄金或外国货币的比价,即降低本国货币的价值,以扩大本国商品的出口和减少外国商品的进口,达到改善国防收支状况的目的。
4、货币贬值在国内引起物价上涨现象。 但由于货币贬值在一定条件下能刺激生产,并且降低本国商品在国外的价格,有利于扩大出口和减少进口,因此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国家把它作为反经济危机、刺激经济发展的一种手段。
近20年的美元贬值情况怎么样
按照现行的利率政策和最近几年的通货膨胀率来看,100万存入银行总体上是在贬值的。 最近10年平均M2增速为1555%,GDP平均增速为872%,按照通货膨胀率CPI≈M2增速-GDP增速的公式,我们可以得知最近10年的平均通货膨胀率为683%。
假设未来通货膨胀率保持在这一水平,则100万一年后的实际购买力为/(1+683%)=元。 由此可以算出100万在一年后大约贬值了元。
当然,我们这里是采用的过去10年的平均实际通货膨胀率的加权平均计算方法,由于近年来,我们M2增速的逐年走低,以及和GDP增速之间的剪刀差逐年收窄,我们100万的贬值幅度已经大幅减小。
我们按照官方的预测,假设2019年M2增速为8%,GDP增速的中位数为63%,那么100万一年贬值幅度约为8%-63%=17%。 由此可以算出100万在一年后大约贬值为/(1+17%)=元,缩水万。
扩展资料:
本币贬值的影响:
1、在国际市场获得更多竞争力
比如同样在国际市场卖出100万美元的货,在汇率为626的时候能兑换626万人民币,而在678的时候能兑换678万,无形中多出了62万;
这对于出口企业来说就是多了10%的净利润,出口可以把销售价格降下来一点,在国际市场获得更多的订单,所以这会增加出口,也同时意味着增加就业。
2、让消费者更愿意在国内消费
对于外国人来说把100美元兑换成人民币,在汇率为678的时候比626的时候多了62元钱,这可以让他多买很多东西,所以这个情况下他会多兑换人民币,去购买我们的商品,或者鼓励老外来中国旅游,生活,这将促进我们的国内消费。
3、进口下降
这种状况将降低人们对海淘的热情,因为海淘的优势就在于价格便宜。 但是在货币贬值后还会这样火吗。 本币贬值之后意味着需要更多的钱去购买同样的商品,就会减小国外商品和国内的价格差,于是你海淘的兴趣就没有那么高了。
这个道理用到进口任何商品上都是一样,本币贬值意味着进口要花更多的钱,所以进口会下降。
4、增加留学成本
但假设你要出国留学,那么必定意味着你的留学成本要比以前高,贬值多少费用就高出多少。 比如过去在国外读四年大学需要30万美金,在汇率为626的时候折合本币是1878万,现在却需要2034万,多出了246万。
当本币贬值,也就是意味着美元相对的购买力更强了,会促进货币贬值一方更多的商品出口,老百姓去国外消费的动力会降低,因为国外的商品更贵了,在这个情况去对于生活在本币贬值的国家的人来说,出国会增加他生活的成本,所以也会让他不那么愿意去国外消费,投资了。
近几年人民币贬值率?
美元47年贬值86%
“在过去这47年里,美国国债不断地滚动发行,年收益率57%,听起来好像还不错。 但对于一个所得税率平均为25%的个人投资者来说,这57%的国债名义收益率却不能够产生任何实际收益率。 投资者可以看得见的所得税将从他得到的57%名义收益率中拿走其中的14%,通货膨胀这个看不见的‘税收’将吞噬掉剩余的43%。 ”
我们生活必须要买的东西还是这些东西,但价格再也不是原来的价格,而是涨了很多。 这就意味着一块钱实质上已经不是原来的一块钱了,购买力缩水了很多。
巴菲特把通货膨胀看作是最危险的敌人。 从1965年接管伯克希尔公司到2011年,47年间美元贬值高达86%,看不见的通货膨胀其实比看得见的税收拿走的财富更多。 而且巴菲特预测,由于金融危机,美国大量发行美元,未来面临严重通货膨胀的威胁。
我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计算,过去34年人民币购买力贬值高达82%,只有原来的1/6。 由于应对金融危机,中国大量投放信贷货币严重超发13万亿元,未来也面临更高的通货膨胀威胁。 就连温总理也坦言非常担心通货膨胀问题。
巴菲特:1965年到2011年47年间美元购买力贬值高达86%。
巴菲特在2012年致股东的信中感叹美国通货膨胀的杀伤力之大:“政府决定货币的最终价值,而且系统性力量有时会导致政府更加偏重采取那些会导致通货膨胀的政策。 而这些政策总是会一次又一次地失去控制。 即使是在美国,尽管政府强烈希望维持美元稳定,但是,从1965年我接管伯克希尔·哈撒韦到2011年,47年来美元贬值幅度令人震惊,高达86%。 47年前花1美元能够买到的东西,今天要花7美元以上。 ”
巴菲特以购买国债为例说明,看不见的通货膨胀比看得见的所得税从我们手里拿走的财富要多得多:“在过去这47年里,美国国债不断地滚动发行,年收益率57%,听起来好像还不错。 但对于一个所得税率平均为25%的个人投资者来说,这57%的国债名义收益率却不能够产生任何实际收益率。 投资者可以看得见的所得税将从他得到的57%名义收益率中拿走其中的14%,通货膨胀这个看不见的‘税收’将吞噬掉剩余的43%。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投资者可能认为看得见的所得税是他的主要负担,可是看不见的通货膨胀‘税’拿走的财富相当于看得见的所得税拿走的财富的三倍还要多。 ”
巴菲特:美国未来面临严重的高通胀威胁。
过去47年间由于长期通货膨胀导致美元购买力贬值高达86%,未来呢?
巴菲特2009年8月18日在纽约时报发表文章“美元的蝴蝶效应”,警告美国未来会面临长期严重通货膨胀的威胁。
巴菲特把美国大量发行美元对经济的影响比喻成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对自然界的影响:“在自然界,每一个行为必会引发一连串后果,这种现象称为蝴蝶效应。 然而,这些后果未必是成比例放大的。 比如,我们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数量增加一倍,有些对整个社会引发的问题影响程度会远远超过一倍。 正是意识到蝴蝶效应的影响,全球才会如此高度关注温室气体排放问题。 ”他分析认为未来最严重的问题就是严重的通货膨胀:“大量发行货币会有助于推动经济复苏,但是长期来说有一个通货膨胀的危险。 我们美国人有一个说法是,没有免费的午餐,每件事都有它的后果。 ”
这是因为金融危机发生后,美国大量发行货币,超大规模注入流动性,美联储主席形象地比喻为“直升机撒钱”。 非常之时,必须用非常手段。 巴菲特把遭遇金融危机的美国比喻成心跳骤停的病人,必须急救:“美联储井喷一样往经济中注入货币,才使我们的经济大厦免于彻底倒塌。 ”但是急救之后呢?是药三分毒,猛药更加毒。 巴菲特说:“美国经济现在就像一个刚走出急救室的病人,正在走上一条缓慢的恢复之路。 但政府继续超大剂量服用货币药物,不久我们就需要应对货币药物的副作用。 到目前为止,这些副作用大部分并未出现,可能相当长一段时间都会处于潜伏之中。 但是,这些副作用的威胁可能和金融危机的威胁同样严重。 ”
贬值率为:683%,依照现行的利率政策以及近些年来的通货膨胀水平来看。 在最近10年内,平均M2的增速大概为1555%,GDP平均增速大概为872%,所以按照固有公式可以计算出近10年来我国的平均通货膨胀率为683%。 由此可见,如果将钱放在银行还是有贬值作用的。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我们这样计算的方法是采用之前的加权平均计算方法,在近几年来我们也能够明显感到M2的增速逐年走低,GDP的增速差似乎也在缩小差距,所以对应的贬值幅度也在慢慢缩减,所以大家也无需对人民币贬值问题过于担心,依照官方预测,结果显示若2019年的GDP中数的中位数为63%,M2增速为8%。
1我国的货币政策和汇率制度都应从我国实际出发。 这一点特别重要。 有的学者主张人民币汇率要向尽可能浮动的方向发展,从而促进国际收支平衡、保持货币政策独立性。 这一主张是建立在 “不可能三角”理论的基础上的。 我们不能囿于这一理论,因为它的假设不适合我国这样的大型经济体,并且过于绝对。
2根据IMF年报数据,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的十年中,采用有管理浮动汇率制度国家数量占比明显上升。 2018年,有532%的经济体采用的是有管理浮动汇率制度,这一比例较2008年上升了53个百分点;采取浮动汇率制度的国家占344%,较2008年下降55个百分点。 这说明完全的浮动汇率制度未必是最好的汇率制度。
3人民币汇率,主要受中国经济,中美谈判,美国政策,外资流入和国际局势5大点影响。 中国经济。 经济面,是人民币升值贬值的核心之一。 国内经济面临着下行压力,是不争的事实。 2019年年底,国家出台一些列逆周期调节政策措施,很明显地诠释了这一点。 2020年,会是一个去库存之年,在经济和汇率政策上,都要保持内部和外部的平衡。 中国经济,从出口导向向消费驱动转移,一些庞大的经常项目盈余,在不断缩小。
一个国家,一种货币。 如果这个国家货币发行1亿元是合理的,无论从市场中性利率的角度,还是从潜在增长率的角度。 那么这个国家最终发行货币会选择正好1亿,多于1亿,还是少于1亿。
大多数国家,会发行超过需求的货币。
为什么大部分国家会选择尽量多的发行货币?因为涨价相比于降价好接受,有人形象地比喻说,央行宽松的过程,其实就是个经济兑水的过程。 兑水,看上去东西多了,但是味道淡了。 一罐蜂蜜稀释成很多罐,大家看着这么多罐头信心就足了。
市场经济最大的敌人是什么?是信心不足。 而兑水之后大多数情况下,是能够增强信心的。 一个国家人民有信心,政局稳定,经济繁荣就可以期待。
所以,大多数国家都会选择超过正常需求货币数量发行。 这只是个程度问题。 为什么如今美元现在还是比较强势?因为美国虽然也兑水,但是相对于日本和欧盟,兑得少多了。 后者是负利率的现状。
好了,货币兑水增强了信心,但是兑水不能无限兑,蜜罐子里面的蜜味道越来越淡,最后是会被人发现的。 所以,货币超发就是一种税收,税收的核心“拔鹅毛还不让鹅叫唤”。 如果被鹅发现了,那么人们就会全部将货币继续洒出去,去投资,消费。 反正今天买东西,一定比明天划算。 这个时候,没有储蓄的货币全部去流通在市场,就是恶性通货膨胀。
简单总结:技术所有国家都超发货币,只是有些程度严重,有些程度温和。 那么所有货币相对来说,有强有弱。 但是从长期看,所有的货币都应该是贬值的。 有些国家由于恶性通货膨胀,贬值会更加惊人。
那么,黄金,就是现阶段公认的避险工具。 如今的传统避险工具是黄金和美国国债。 其他货币有风险,美国国债作为巨量发行,略有收益的投资产品,是不错的选择。 毕竟如果日元贬值,我们说的是日元相对于美元贬值。 那么美国国债既有利息,也有升值。
而如果美元出了问题,实施了宽松,即使你买美国国债,也会贬损价值。 此时,你就要选择一种国际货币来替代美元。 现如今,还是只有黄金。 在1987年美股崩盘的那一刻,先是股市暴跌,资金涌入美元,美元指数上升,继而美元指数下跌,资金又涌向黄金。
所以,黄金什么情况下崩盘?一个情况是黄金作为国际通用投资品被替代,比如被一种数字货币,现阶段,还没有这个危险。 另一个情况就是美元大幅度的升值,美国人不宽松,紧缩到一定程度。 两者都可以实现。
但黄金崩溃几率很小。 在现如今的经济阶段。 我们看到了全球一个宽松的趋势。 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转变。
全世界任何地方的银行都要黄金。 将来是否能够制作金币,并且把金币当作全球统一的交易工具呢?请看下面的文章,如果举一反三,再不断努力,我看最后,亚洲、非洲、欧洲、美洲等全球统一的单一的货币制度可能会出现,但他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进程。 全球货币制度的历史变迁与亚洲区域货币整合前景2007-08-03 20:41国际货币制度变迁的百年历史也是人类对以货币表示的信用秩序选择的历史。 经过了各种形式的金本位制和布雷顿森林体系以及牙买加体系后,国际货币制度发展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在全球金融一体化的背景下,又出现了区域汇率协调安排和货币区域化趋势。 欧盟区内欧元的成功启动和中北美区的货币合作以及拉美国家的美元化是这种趋势的具体表现。 2030年,世界将形成两个主要的货币区--欧洲货币区和美洲货币区。 作为世界经济的重要一极,亚洲(注:这里所指亚洲包括中国、日本、韩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十个国家和地区。 )各国(或地区)有必要加强本地区内的金融协调与合作,亚洲区域货币面临着重新整合的必要与趋势。 本文认为:亚洲地区经济金融一体化程度在不断提高,主要国家和地区的主要经济指标也已逐渐趋同,但货币合作的基础仍较为薄弱,还不完全满足最优货币区的标准。 亚洲区域货币未来整合的趋势是单一货币亚元,但这一演进的过程是逐步、渐进的。 其演进可分三个层次:一是建立区域内的金融合作组织;二是建立亚洲汇率机制;三是最终过渡到亚洲单一货币区。 亚洲货币联盟和亚元的建立虽困难重重,但仍值得期待。 一、全球货币制度的历史变迁货币制度,也即货币体系是支配各国货币关系的一系列共同标准、国际协议、规章制度、组织机制和由此产生的协调机制的总称。 纵观国际货币体系的百年变迁,大致可以分为五个阶段:1.1870-1914年是金本位的黄金时期,金币可以自由铸造、自由流通、自由兑换,在各国之间可以自由转移,从而保证了金币内、外币值的稳定。 黄金输送点规则也使得国际金本位制具有自由调节国际收支的机制,从而保证了各国货币之间汇率的稳定。 因而,在此期间,全球经济贸易迅速发展,国际货币秩序和汇率较长时期保持稳定。 但是,国际金本位制运行到20世纪初仍不可避免地面临瓦解的境地,这主要是由于黄金生产与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各国只能增加流通中的纸币,这为它的瓦解创造了物质条件。 其次,缺乏严格的国际监管机制,盈余国倾向于将盈余冻结以获得更多利润,这样,纸币与黄金的自由兑换便难以维持。 另外,黄金充当货币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资源。 美国经济学家特里芬指出:如果再用黄金作为世界货币,人类的命运就取决于金矿主的利润,人类就要做金矿的奴隶,就要做金矿主的奴隶。 2.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各参战国实行黄金禁运和纸币停止兑换黄金,金本位制崩溃。 战争结束后,人们重建了金本位制度。 除了美国实行金本位制度外,英法等国家实行金块本位制,其它大多数国家实行金汇兑本位制。 所以,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货币体系经历了金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并存阶段及金本位制的瓦解阶段。 金汇兑本位是一种虚金本位,使得本国对外贸易和财政金融受到金本位制国家的控制和影响,是一种附庸货币制度。 1925年、1933年英、美先后放弃了金本位制,资本主义各国组成相对独立的货币集团,各货币集团为了自身的利益加强外汇管制,对世界经济和贸易产生了巨大的破坏作用。 这一期间不存在统一的货币制度,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3.1944年7月,在美国布富顿森林召开了有44个国家参加的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签订了以怀特计划为基础的《布雷顿森林协议》,规定了关于汇率安排和对成员国国际收支调节机制的一系列规章制度。 布雷顿森林体系实际上是一种可兑换黄金的美元本位,但又与金本位完全不同,因为金本位与国内货币供应联系起来,这会引起货币紧缩、失业和萧条,现在这种联系割断了,逆差国可以得到基金组织的帮助而不必在国内实行货币紧缩。 但这种体系的建立是英美货币主导权之争的结果,美元与黄金挂钩,其它国家货币以固定汇率与美元挂钩,实质上使美国几乎独占了货币金融领域的游戏规则。 更为重要的是,布雷顿森林体系隐含着深刻的内在矛盾,即特里芬两难;若美国国际收支保持顺差,则国际金融市场美元短缺,势必影响全球经济的正常发展;若美国国际收支持续逆差,虽可满足国际间对美元作为支付手段和储备手段的增长性需求,但逆差的扩大意味着美元的泛滥,国际间对美元信心的下降乃至瓦解,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基础必将动摇。 20世纪60年代,美国爆发了美元危机,并宣布放弃维持黄金和美元的比值的义务,其它国家纷纷宣布不再继续履行货币平价的义务,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 布雷顿森林体系实质上是国际货币制度的一种霸权合作,一切外围国家必须服从和维持美元,各国不能灵活运用汇率作为调节国际收支的工具,只能被动地在市场上输出入美元来抵消或平抑美元的过剩或供给的不足。 当其它国家越来越不能从这样的制度安排中获益时,体系性崩溃就无可抑制地爆发了。 4.1976年的牙买加协定和IMF章程第二次修正案宣布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终结,也是后布雷森林体系的起点,其主要特点在于:一是货币的大量黄金化为既定事实,美元成为未制度化的主要本位货币;二是全球固定汇率制度的崩溃,汇率调节更多地依赖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三是大国之间缺乏制度化的货币合作,实际上是一种国际放任自由制度。 这种既无本位及其适度增长约束,也无国际收支协调机制的体系,通常被称为无体系的体系。 这一时期,世界性通货膨胀开始蔓延,各种区域性金融危机频繁爆发。 因此,欧盟开始了向货币联盟迈进的初步尝试,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选择了钉住单一货币或货币篮子,绝少任由汇率自由浮动。 无体系的体系对国际收支和清偿力的适度增长两个核心问题不能给出较好的解决方案。 它过分强调汇率的单边自主以及协调机制的非制度化,使协调变为逆效。 同时,由于缺乏制度化的监督机制,各国在货币供给、财政政策等方面不能形成概括性的协同制约协议,造成了清偿力不能适度增长的软弱性。 5.全球化中的货币联盟时期。 20世纪80年代后期,国际货币体系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一是经济、金融一体化背景下,世界上出现了一股货币集团化的潮流,产生了不少区域性货币组织,如西非货币联盟、中非货币联盟和阿拉伯货币基金组织等。 但这些货币集团尚处于一体化程度较低的发展阶段,对国际货币体系的影响不大。 欧盟的建立及欧元的成功启动则将货币一体化推向了一个全新的高度;二是美国经济保持了长周期的景气,北美的南美洲部分国家和地区出现了区域美元,即美元化现象。 三是区域性金融危机频繁爆发,各国都在寻求组建区域性货币联盟的有效途径,以维系世界金融的稳定。 据估计,到2030年,世界将出现两个主要货币区--欧洲货币区和美洲货币区。 二、亚洲区域货币合作是全球区域性货币一体化的必然要求从外因来看,区域性货币一体化将成为新的潮流,亚洲不可能一直孤立于潮流之外。 在经济、金融全球化的发展形势下,为避免金融动荡,最有可能出现的是区域性货币联盟,区域性货币一体化将形成新的潮流。 随着欧元影响力的扩大,可能会形成一个以欧洲货币联盟为中心,包括欧盟其它成员、中东欧法朗区、地中海以及洛美协定国家的欧元集团。 新的世界货币体系中出现欧元与美元二元化现象,这使得亚洲各国(地区)产生了危机感,若不加强本地区的货币合作将被置于十分不利的境地。 自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经济联系十分密切的亚洲国家更深刻地认识到,弱小经济体的货币难以独自抵挡国际游资的冲击,要想同国际游资的冲击相抗衡,本地区货币不再作为某大国货币的附庸品,亚洲国家必然加强地区内的金融协调与合作,创立一个稳定的亚洲统一货币,从而稳定亚洲金融市场,促进亚洲经济健康发展。 从汇率制度来看,地分依赖美元的汇率安排威胁到了亚洲经济的稳定发展。 亚洲大部分国家实行的是钉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如港元、泰铢等。 当大量国际游资对亚洲进行冲击时,亚洲国家货币对美元被迫大幅贬值,币值的突然下降带来了地区内的经济恐慌,股价巨幅下跌使经济发展遭到严重的打击。 要消除与美元挂钩的汇率风险、降低经济交往的不确定性,唯一途径就是消除美元的影响,从过于依赖美元的汇率中解脱出来,创立亚洲统一货币。 从货币合作的成本和收益来看,区域内的货币合作和单一货币的实施会使成员国之间的交易成本大大降低,还可以进一步稳定汇率,彻底消除汇率波动的风险,从而扩大区域内贸易和投资的规模,促进经济的发展。 货币合作的主要成本在于成员丧失了各自货币政策的主权,但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这一成本会变得相对较小。 三、亚洲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与货币合作的可行性1997年,日本提出了建立亚洲货币基金的设想,并承诺为这一基础提供了1000亿美元的资金。 2000年5月6日到8日,亚洲开发银行年会和中日韩及东盟共13国财长会议在泰国清辽召开,标志着亚洲货币合作已开始走向务实的阶段。 但这些设想能否实现主要应考虑亚洲地区经济一体化程度以及实行单一货币的最优货币区标准是否已经具备。 (一)从区域经济一体化角度看,亚洲各国经济互补性强,区域内贸易投资发达,各国间有较强的依存度。 东亚地区地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但分布不均匀,具有较强的互补性。 中国大陆和亚洲四小虎自然资源非常丰富,而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的自然资源较缺乏。 因此,由于各国进出口产品和资源互补性强,使得东亚各国和地区间的贸易和投资往来非常发达。 从东亚地区的进出口贸易额来看,其相互依存关系十分紧密(如表1)。 表1 东亚各国和地区的相互依存关系单位:亿美元输出国(地区)输入国(地区)日本亚 洲亚 洲中国大陆四小龙 四小虎日 本- 779.3 311.8 161.8亚洲四小龙 315.8392.6291.2319.8亚洲四小虎 234.2307.552.631.5中国大陆110.1419.3 24.3-资料来源:林华生著《亚洲四级经济》,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年版,P11.同时,亚洲地区内的投资合作往来也逐渐增多。 亚洲经济发展持有的雁型模式为地区的经济合作与技术交流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东南亚金融危机之后,随着东亚各国经济的复苏,东亚新兴工业区逐渐成为东亚国家的最大投资者。 1998年日本对亚洲直接投资总额增加到8.357亿日元,占全球的16%;截至2000年5月底,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对中国投资金额超过6233亿美元,其中的前5名除美国外,其余全部是东南亚国家和地区。 区域内长久的贸易合作及发达的贸易投资,表明亚洲经济一体化程度在不断提高,亚洲经济正逐步走向自立,这为进行货币合作,组建货币联盟,建立单一货币带来了充分的可行性。 (二)从最优货币区理论看,具有下列特征的国家适合组成货币合作区:经济开放度较高、劳动力和资本流动性较强,工资价格具有充分弹性,货币政策目标相似等等。 1.对外经济开放度伴随经济一体化的是投融资活动的一体化,因此,衡量一国对外开放程度不应仅仅以对外贸易占GDP的比重来衡量,而应考虑综合开放程度,以体现一国贸易、投资、金融三方面与世界经济融合的程度。 东亚地区的综合开放度是很高的,但国别差异较大,中国香港和新加坡是地区性的贸易中心和金融中心,对外开放度很高;而中国、日本、韩国综合开放度指标较低。 就平均水平而言,东亚地区的开放度要高于西欧地区,说明以出口为主导的亚洲四小及东盟各国基本属于开放经济,对汇率波动十分敏感,因此迫切需要稳定汇率,进行货币合作。 2.工资价格弹性东亚地区三个方面的特征使工资和价格具有较大的弹性。 第一,东西地区是具有较高增长速度的发展中地区,一些国家的工业化刚刚完成。 而另外一些国家则正处于工业化的过程中。 工业化的过程伴随着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大批量转移,这种转移在满足了工业化过程中对城市劳动力的巨大需求的同时,保证了劳动力市场的充分弹性。 第二,东亚国家和地区一般都不制订最低工资法、就业保障法等法规,使工资基本由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劳动力市场不发生扭曲。 第三,亚洲国家工会的力量与欧美国家相比比较弱小,谈判能力低;失业保险制度也不健全,导致工资刚性不强。 工资是构成企业成本的最重要部分,工资的较高弹性保障了产品价格的较高弹性。 3.要素市场的灵活性要素市场越灵活,资本及劳动力的流动性越高,成员国财政转移的程度越大,这些国家越有可能组成最优货币区。 亚洲各国和地区目前限制劳动力流动的因素很多,包括语言障碍、法律障碍、文化障碍、政治障碍等等,这都使东亚整个地区劳动力的流动程度很低。 资本的流动性可以用金融深化的程度来反映,因为金融深化是资本充分流动的特质基础。 金融深化的程度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核,一是政府对金融的管制程度,如利率管制、外汇管制、资本流动管理、金融业准入管制等等,一是金融市场的发育程度,如金融机制的数量、金融工具的丰富程度,国际金融设施等等。 亚洲各国(地区)金融发展的水平存在很大差异,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由中国香港、新加坡组成,该类国家和地区金融深化的程度较高,是地区性的金融中心,基本不存在资本流动的障碍。 第二类由中国台湾、马来西亚、泰国和日本组成,该类国家和地区正处于金融深化的过程中,政府对金融的管制已大大放松,金融市场也有了一定的发展。 第三类由中国、韩国、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组成,这类国家金融自由化起步较晚,目前还存在较多的政府对金融的管制,资本流动的政策和市场障碍都很大。 由于亚洲区域的大国--中国、韩国、日本都存在一定程度的金融抑制,资本流动存在一定的障碍,致使整个亚洲区域的流动性不高。 4.经济发展水平和一致性。 东亚地区在金融危机之后GDP逐年增长但有一定差异;失业率均在30%-6%,消费者物价指数均在较上的幅度内波动;基本利率除了菲律宾和印尼外,其它国家的利率水平较为接近;外债占GDP的比率除菲律宾、泰国、印尼外,其余均在欧盟国家所制订的60%以下;汇率波动幅度也不大。 这些充分说明东亚十国和地区的主要经济指标已渐趋同,经济发展水平正趋于一致,这在走向统一货币的道路上已迈出了非常关键的一步。 5.政策目标的相似性政策目标相似性越高,在对付经济冲击时货币合作各国政策协调越容易,货币合作越容易成功。 衡量各国政策目标是否一致的一个重要指标是通货膨胀率。 对1992-1998年东亚国家(地区)的消费价格指数进行比较发现低通货膨胀率组包括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韩国及中国台湾;高通货膨胀率组包括印度尼西亚、中国、菲律宾。 各国通货膨胀率的标准差为5.2%,大于1970-1980年西欧9国通货膨胀率的标准差。 东亚国家在通货膨胀率方面的明显差异,为建立统一货币区后的政策协调带来了一定困难。 综合以上几个方面,亚洲地区的一体化程度正不断提高,但在生产要素流动性以及政策目标一致性等方面还不完全满足最优货币区理论,因此,目前的亚洲地区距离统一货币--亚元的建立还有很大一段距离,也还不具备建立一个真正意义上,有制度保障、以汇率目标区为主体的、如同欧洲货币体系的货币合作机制的条件。 确切地说,目前处于货币合作的前期准备工作阶段。 这个时期主要有以下特征:第一,双边性。 贸易和投资自由化虽有所提高,但仍处于一个中级阶段,货币一体化还没有提到日程上来,一些经济贸易联系密切,经济一体化进展较为顺利的国家之间产生了在货币一体化方面进一步行动的意愿和可能性,但是整个区域内经济一体化的程度存在差异,货币合作便经常在两国或三国之间进行,以两国或几国签订协议的形式存在。 第二,还没有涉及汇率稳定的严格的框架协议,只是进行汇率稳定的尝试性合作,如建立双边或多边的政府货币互换协议,紧急时刻货币援助的协议,共同干预市场汇率的行动等等,还没有形成汇率目标区计划。 第三,贸易和投资自由化还没有进入高级阶段,贸易投资内部关联度还没有达到一个较高阶段,距离最优货币区的条件还存在距离。 四、21世纪亚洲区域货币合作的未来前景全球化背景下,作为货币体系基础架构的货币联盟演进路径具有多种可能性,目前至少有单一货币联盟、多重货币联盟以及主导货币区域化三种形式。 未来亚元属第二种演进路径,即多种货币联盟,其演进大体上可以分三个层次:一是建立区域内的危机解救机构。 如亚洲货币基金组织AMF(Asian Monetary Fund)。 就目前亚洲区域现状来看,正是处于这一层次。 AMF的建立可以借鉴IMF的成功经验,综合亚洲金融结构的特点来进行设计。 AMF的基本框架应该先易后难,经过有关国家、地区充分协商和讨论后实施。 鉴于东亚国家、地区经济联系相对密切、经济差异较小、可以首先在东盟范围内酝酿和实施,其它条件成熟的亚洲国家、地区可以随后逐步加入。 作为区域性的金融市场的研究中心,AMF应发挥以下几方面功能:第一,对各成员国进行常规性监测,提出分析报告以及金融监管和政策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第二,研究制定成员国行为标准和规则,提高各成员在金融运作方面的透明度和监管有效性。 第三,建立融资机制,分散和化解区域金融风险,稳定金融市场。 第四,发挥最后货款人作用,对陷入金融危机和经济困难的成员提供及时的紧急援助,以稳定其金融局势,避免出现全面的社会经济危机,防止引发区域性金融危机和经济动荡,缓解金融全球化的系统风险。 二是建立起类似的欧洲汇率机制ERM的亚洲汇率联动机制AERM(Asian Exchange Rate Mechanism)。 在这一层次的初始阶段,由于亚洲还难以摆脱美国经济的依赖和影响。 各国汇率制度基本上都是钉住美元,与平均汇率联动,因此,在这个层次上可以使用美元作为外部名义驻锚实施AERM,即与美国经济贸易往来密切的国家用美元取代本国货币的流通,并根据本国货币与美国的汇率来确定与各成员国之间的汇率,各国有责任和义务将汇率维持在特定的汇率目标区内。 随着亚洲区域经济一体程度的不断提高,亚洲经济逐步走向独立,对美国依赖将不断减少,这时各国可以根据其在区域内贸易比重和经济实力状况选择一篮子货币,实行钉住一篮子货币,对外则统一浮动的固定汇率制度(Mackinon,2001)。 在这一层次上的汇率合作机制可以从两国或多国开始,逐步扩展到次区域和全亚洲区域。 三是最终过渡到亚洲单一货币区ACA(Asian Currency Area)。 实证分析表明由于各成员国之间缺乏内在的约束机制,因此,汇率合作机制很难维持,亚洲汇率联动机制须向ACA演进。 关于亚洲单一货币区的构建,又可以分为三种:1.以日元为核心建立亚洲单一货币区。 日本的经济规模居全球第二,其通胀率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日元也是区域内最国际化的货币。 近年来,日本与东亚各国的经济关系越来越密切,在某些国家,其重要性已经超过了美国。 但是,日本的某些缺陷使日元难以担当中心货币的角色。 日元在国际贸易和金融交易中的比重较低,并且与美国相比,还缺乏一个成熟的、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国内金融市场,因此日元在国际金融交易中的地位更低。 此外,日元汇率波动频繁,是发达国家中最不稳定的货币之一。 近年来,日本国内资金严重过剩,存贷款利率持续超低,日元大幅贬值,国内经济发展极不稳定。 一些亚洲国家也难以忘却日本推行大东亚共荣圈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因此,日元要成亚洲区域的支柱货币面临经济和政治上的双重障碍。 2.以人民币为核心建立亚洲单一货币区。 中国是亚洲地区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其整体经济规模和巨大的国内市场使中国在东亚乃至全世界都有相当的影响力和发言权。 东南亚金融危机中,中国始终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的政策抉择,使人民币在稳定国际货币体系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也为中国赢得了国际信誉。 但是中国目前的经济实力,还难以胜任中心货币的角色。 如目前人均GDP仍处于较低水平;虽然已接受IMF第八条款,资本项目管制仍很严格,中国落后的及严格管制的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也使人民币很难在短期内成为国际货币,人民币的国际化仍需时日。 3.模仿欧元创立亚洲单一货币区。 即区域内几国共同创立内部驻锚,从记帐单位货币开始,最终过渡到单一的可流通货币。 由于日本GDP占东亚地区的2/3,其实质和以日元为核心创立亚洲单一货币是如出一辙。 欧洲货币联盟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货币联盟要有一个政治联盟为后盾。 与欧洲相比,未来亚元的建立其困难可能主要在政治方面。 长期以来东亚各国和地区一直存有分歧,如领土纠纷、文化传统、宗教信仰、价值观的差异等,因此他们更多的是把彼此视作竞争对手而不是潜在的合作伙伴。 其次,单一货币和亚元的建立需要各国让渡一部分经济政策的自主权,服从一种共同的货币政策。 然而,东亚国家并没有显示出愿意放弃部分货币政策的自主权以换取货币合作成功的决心。 因此,如何在保持经济平稳发展的同时,加强亚洲各国政治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是建立亚洲区域货币联盟要考虑的主要问题。 展望亚洲区域货币合作的未来前景,虽然目前建立亚洲单一货币--亚元存在诸多障碍和困难,但如果亚洲各国能相互信任,互助合作,亚洲经济能够相对平稳发展,亚洲区域货币整合仍有巨大的空间。
Copyright @ 2024 啦啦收录网 此内容系本站根据来路自动抓取的结果,不代表本站赞成被显示网站的内容或立场。
你是本站第位访客 | 网站地图 | 粤ICP备20221503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