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分析美国国防部官方网站的功能与内容时,我们首先需注意它的主要受众群体,这包括美国军人、国防部文职人员、军人家庭、美国公众、美国国会以及新闻媒体。这种多元化的用户基础要求网站提供广泛且精准的信息,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该网站强调的是提供一个“及时、准确”的信息源。这意味着网站所承担的关键角色不仅仅是信息发布平台,更是权威性和可靠性的象征。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国防部需要确保网站内容的实时更新,并保证所发布信息的准确无误。这对于维护公众信任和提高透明度至关重要。
美国国防部官方网站提供的信息内容涵盖了广泛的领域,包括美国的防务政策、组织机构、职能任务和作战行动。这显示了网站综合性地展示美国国防信息的能力,让用户能够获取从军事政策到具体行动的全方位知识。
进一步地,网站还具备“美军信息网络”的接入功能。这意味着除了提供国防部的官方信息外,它还充当着一个网络门户的角色,允许用户深入挖掘美军的各种信息资源。这个接入功能为用户带来了便捷,因为用户可以无需额外搜索,直接通过国防部网站访问到更深层次的军事信息。
国防部网站还可能包括一些特定的服务,如在线查询、反馈渠道或在线咨询等,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例如,军人家庭可以通过网站获取关于军人福利、津贴等服务的详细信息,公众和国会成员可以对此有更清晰的理解。
最后,对于新闻媒体而言,该网站是获取官方发布和最新动态的重要渠道。新闻媒体报道关于美国的防务政策和行动时,引用国防部的官方信息是确保报道客观性和权威的基础。
美国国防部官方网站是一个多功能的信息发布平台,旨在为不同的利益相关者提供准确、及时和全面的国防相关信息,同时作为一个通向更广泛美军信息网络的入口。这种设计不仅提升了信息的可达性,也增强了公众透明度,为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信任发挥了重要作用。
1、美国总统
2、副总统和参议院主席(Vice President and President of the Senate)
3、众议院议长(Speaker of the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 )
4、参议院临时主席(President pro tempore of the Senate)
5、国务卿(Secretary ofState)
6、财政部长(Secretary of the Treasury)
7、国防部长(Secretary of Defense)
8、总检察长(Attorney General)
9、内政部长(Secretary of the Interior)
10、农业部长(Secretary of Agriculture)
11、商务部长(Secretary of Commerce)
12、劳工部长(Secretary of Labor)
美国军衔制度具体情况如下:
一、军官军衔
1、荣誉衔级
美利坚合众国特级上将(六星上将)、海军特级上将、陆军特级上将
2、将官衔级
五星上将、上将、中将、少将、准将
3、校官衔级
上校、中校、少校
4、尉官衔级
上尉、中尉、少尉
二、准尉军衔
五级准尉、四级准尉、三级准尉、二级准尉、一级准尉
三、士兵军衔
1、士官衔级
一级军士长、二级军士长、三级军士长、上士、中士、下士
2、士兵衔级
一等兵、二等兵、三等兵
朝鲜半岛核危机问题的历史由来及其实质 【内容提要】近来,朝鲜半岛核危机问题再次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之一。 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发表看法,赞同或指责当事国的立场或行为。 其实,朝核问题由来已久。 目前的朝核危机不过是历史上朝核危机的延续。 本文仅就朝核危机的历史由来做些介绍,以便于读者更为全面地了解当前的朝核危机。 【摘要题】世界政治【关键词】朝鲜/朝核问题/朝美关系/朝鲜外交【正文】一、朝鲜半岛核危机问题由来已久朝鲜战争结束后,美国通过1953年10月签订的《朝美共同防御条约》获得了在韩国无限期驻军权,并于1958年开始在韩部署核武器。 [1]据报道,美国一度在韩国部署过1,000多件不同类型的战术核武器,建有4个长矛地对地导弹发射场和144个奈基式Ⅱ型地对空导弹发射场。 [2]美国还曾多次对朝鲜进行核威胁。 在1950、1953、1969、1975、1981年双方关系紧张时,美都曾扬言要对朝进行核打击。 为此,朝鲜方面曾多次呼吁美国撤走部署在韩国的核武器,但在当时的背景下,美韩没有给予积极的回应。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为了解决资源短缺和电力能源供给紧张问题,朝鲜也开始了和平利用核能的研究,并逐步在宁边等地建立了核设施。 [3]1985年,由苏联援建的宁边核反应堆开始运转,[4]同年12月,朝鲜在核不扩散条约上签字。 1986年,朝方发表声明,建议把朝鲜半岛变成无核区,并公布北方不试验、不生产、不储存和不引进核武器,不答应建立包括外国核武器在内的所有军事基地,不答应外国核武器通过自己的领土、领海和领空。 朝方同时呼吁美国撤走部署在南部的全部核武器,取消有关在朝鲜半岛使用核武器的所有作战计划。 [5]然而美韩仍未对朝鲜的呼吁做出积极回应。 1990年4月,美国国防部官员正式提出朝鲜核问题,质疑朝鲜正在研制核武器。 美日不断向北方施压,要求朝方签署核保障协定,接受国际社会的核检查。 朝方则声明,朝方没有开发核武器的意愿和能力,但假如要进行核查,南北双方都要接受核查。 美韩两国反复磋商后,美国决定从韩国撤走所有战术核武器。 1991年11月,韩国总统卢泰愚发表《为韩半岛无核化及实现和平的宣言》,第一次明确公布:韩国将不制造、不拥有、不储存、不配备和不使用核武器;核能源只用于和平目的;遵守“防止核扩散条约”以及根据这一条约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缔结的“核安全措施协定”;韩国国内的核设施与核材料接受彻底的国际检查,不保存核废料处理及浓缩设施。 [6]朝鲜方面迅速做出反应,就签署核保障协定问题提出四条建议:(1)只要美国开始从南朝鲜撤走核武器,朝鲜就在核安全协定上签字;(2)对南方是否存在美国核武器和北方的核设施同时进行调查;(3)朝美双方就同时核调查和消除对朝鲜的核威胁问题进行协商;(4)朝鲜北南双方就不开发核武器和建立朝鲜半岛无核区问题进行协商。 [7]12月18日,卢泰愚总统公布:此时此刻,在韩国任何地方连一件核武器也不复存在了。 布什总统表示对卢泰愚的宣言不持异议,表明美国已从韩国撤走了全部核武器。 12月31日,北南双方草签《关于朝鲜半岛无核化共同宣言》,公布双方都将不试验、不生产、不拥有、不储存、不部署、不使用核武器,双方保证不谋求拥有核处理和铀浓缩设施,相互进行有选择的核调查以及建立一个关于核问题的联合控制委员会。 1992年1月,北方公布签署核安全协定,并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核调查。 2月,双方互换《关于朝鲜半岛无核化共同宣言》的正式批准文本,并公布从即日起生效。 4月,朝鲜政府与国际原子能机构达成一项实行核保障的协议,随后接受了国际原子能机构的6次检查。 在此基础上,朝韩双方达到了对对方核设施同时进行检查的协议,并组成了两国核控制委员会。 朝鲜半岛核武器问题朝着积极的方向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 但是,由于双方在选定具体核查对象方面出现分歧,协议未能落实。 南方主张采取“相互对等同数原则”,并要随时进行“非凡调查”;而北方则主张“同时消除怀疑原则”,对美国在南方的核武器、核基地进行“全面调查”。 [8]北南双方的分歧为日后核危机问题的屡屡出现埋下了伏笔。 虽然朝鲜方面已多次申明自己没有生产核武器的能力和愿望,并已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多次调查,但美方仍坚持认定北方已具备核开发能力,并断言朝方隐藏了核设施和核物资,要求朝鲜接受强制性检查。 同样,虽然美韩方面公布已经撤走部署在韩国的全部核武器,但朝方则坚持认为南方仍留有核武器。 为向朝施压,韩美公布恢复1993年的联合军事演习。 朝鲜政府则公布冻结同韩国进行的《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双边对话。 1993年1月,朝鲜又公布拒绝国际原子能机构的视察。 由于美韩举行了以朝鲜为假想敌的联合军事演习,3月12日,朝鲜政府致函联合国安理会与核不扩散条约国,通报朝鲜正式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5月11日,联合国安理会以13票赞成、2票弃权通过825号决议,要求朝鲜重新考虑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决定。 次日,朝政府发表声明,认为联合国825号决议是对朝鲜内政的干涉和主权的侵犯,朝鲜表示果断反对,并警告美国必须对由此产生的后果承担全部责任。 [9]一时间,朝鲜半岛局势剑拔弩张。 在各方努力下,6月,朝美首轮会谈在纽约举行,朝鲜公布暂不退出条约。 7月,双方在日内瓦进行第二阶段会谈,发表美朝关于核问题声明,美国保证不以武力相威胁、不使用武力、向朝鲜提供轻水反应堆;朝鲜则同意尽快同国际原子能机构恢复接触,双方将就核保证和对朝鲜核设施检查问题进行磋商。 1994年2月,朝鲜与国际原子能机构通过谈判达成协议,同意对其7座核设施进行检查。 几经反复之后,朝美双方终于在该年10月正式签订了《关于朝鲜核问题的框架协议》。 这一框架协议的基本要点是:(1)华盛顿和平壤同意建立由美国领导的国际组织,为朝鲜建设两座轻水反应堆,以取代朝鲜的石墨核反应堆,为朝鲜提供能源;美国牵头在2003年前为朝鲜建造两座装机总容量为2000兆瓦的轻水堆核电厂。 (2)在轻水反应堆建设期间,为了缓解朝方因冻结核设施造成的能源危机,美国同意每年向朝鲜提供50万吨重油,直至轻水反应堆核电厂完工。 (3)朝鲜同意冻结并最终拆除其石墨反应堆以及其他相关的核设施,即不再向一座5兆瓦的核反应堆重新添加核燃料,停止两座石墨减速反应堆的建设,封闭核燃料处理厂,并表示将拆除这些设施。 (4)美国向朝鲜做出正式保证,不对朝鲜使用核武器;朝鲜承诺将采取措施,实现朝鲜半岛的无核化,并表示它将不退出《核不扩散条约》。 (5)美国和朝鲜同意在各自的首都为对方设立联络处,并最终把双边关系升级为大使级外交关系。 但是,框架协议的执行并不顺利。 就在朝美达成核框架协议之后不久举行的美国中期选举中,共和党控制了众议院。 共和党对克林顿政府的对朝政策颇为不满,便利用众议院中的多数对政府施压,导致克林顿政府在执行框架协议时踌躇不前,几乎无所作为。 首先,总部设在美国的朝鲜半岛能源开发组织提供的资金难以到位,无法兑现于2003年前向朝方提供轻水反应堆的承诺。 其次,从1997年开始,美国承诺每年提供的50万吨重油也一再推迟。 其三,克林顿政府在改善美朝关系方面也没有实质性的举措,一直没有在平壤设立联络处的迹象。 朝鲜政府的企盼落空,其不满情绪日益增长。 为了表示对美方不履行框架协议的抗议,朝方表示将不再实施对原子反应堆和燃料棒的封存。 1998年8月,朝鲜公布成功发射“大埔洞—1号”卫星(美国、日本等国认为是导弹)。 随后,美国以侦察卫星发现在朝鲜金仓里隐藏有地下核设施为由,要求对朝进行检查。 朝鲜对美方的指责予以果断否认,同时提出,假如美方坚持检查,必须以提供粮食援助作为交换条件,朝鲜半岛核危机又一次爆发。 最后,朝方接受了核查,但美国却一无所获。 1999年5月,美国国防部长佩里访朝。 随后,美国政府重新检讨了对朝政策,确立了对朝“接触和扩大政策”,并承认因内部原因延误了轻水反应堆的建设和如期提供重油,表示愿意为此提供补偿。 作为回应,朝鲜同意在美国缓和制裁期间暂停发射远程导弹。 1999年9月,朝美签订导弹问题协议。 2000年10月,金正日的特使、朝鲜国防委员会第一副委员长、朝鲜人民军总政治局局长赵明录次帅访美。 紧接着,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访问平壤。 朝美关系再度出现缓和迹象,双方关系几近正常化。 不过,克林顿出访朝鲜的计划还是因强硬派的阻挠而搁浅。 像此前出现的核危机一样,这次危机虽然再次得到化解,但核问题的症结并没消除,从而为新一轮核危机的出现埋下了隐患。 小布什上台后,全面中止了克林顿政府对朝鲜的有限接触政策,并对韩国总统金大中奉行的“阳光政策”提出非议。 小布什政府不仅把朝美框架协议变成了一张废纸,要求全面核查朝鲜1992年以前对钚的处理情况,而且要求朝鲜单方面削减军事力量,并多次公开攻击、指责朝鲜现政权与朝鲜领导人,把朝鲜列为“邪恶轴心”与先发制人的核打击对象。 布什政府的强硬立场再度引起朝鲜方面的激烈反弹,终于酿成了自2002年10月以来一直持续到今天的新一轮朝核危机。 二、朝鲜半岛核危机问题的实质假如从上个世纪50年代末美国在韩国部署核武器算起,朝鲜半岛核问题的争执已逾四十年。 即便从1993年那次剑拔弩张的朝核危机算起,至今也已十个年头,这十年间,大规模的核危机已经多次爆发,而且似乎一次比一次严重。 那么朝核危机的实质是什么?其根源何在?为什么它总是经过短暂的平息之后会又重新爆发呢?追根溯源,朝鲜半岛的核危机是冷战的产物。 朝鲜半岛被人为地一分为二,埋下了南北双方冲突的种子。 美国为了对付所谓的“共产主义威胁”而在南方布置核武器,其矛头所向,路人皆知。 北方强烈要求美国撤出部署在半岛南部的核武器,其意图也是明显的。 北方为了自身的安全和发展需要而建立了自己的核设施。 这种核设施的目的有二:其一,在国家安全遭遇威胁时成为一种防御的筹码与工具;其二,在和平建设时期被用作一种重要的能源来开发。 最初,朝鲜被指责开发核武器,朝方只承认其核计划是为和平建设目的,而美方则担心,这种开发随时都有可能用于另一种目的并构成对美国国家安全的直接威胁。 这是美国极力要求朝鲜放弃核计划的关键所在。 后来,朝美关系紧张时,朝鲜称自己有权拥有核武器,无疑是希望得到美国方面的更大让步。 目前朝核问题的僵局在于,朝鲜将美国给予安全保障作为放弃核计划的前提,而华盛顿则将平壤首先放弃核计划作为展开谈判的关键。 而在美国提供安全保障的框架下,朝鲜同时也希望获得能源、粮食和其他经济援助。 美国认为这是勒索,而朝鲜则认为这是自己做出重大让步之后美国就应给予的回报,是美国应尽的义务,而不是施舍。 今年6月9日,朝鲜中心通讯社发表评论说,“我们不是想用核威慑力量勒索任何其他国家,而是为了减少常规武器,这样我们就可以把节省的人力物力财力用于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但是,“假如美国不放弃对平壤的敌对政策,并继续向朝鲜进行核威胁,那么朝鲜别无选择,只能发展核威慑能力”。 显然,朝核危机的根源是冷战。 朝核危机的最终解决,有赖于相关各方最终能够走出冷战思维的怪圈,争取双赢。 朝核危机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朝美关系的不断恶化,美国难辞其咎。 由朝鲜核问题引发的危机,很大程度上是美国全球战略背景下对朝政策直接或间接的产物。 自上个世纪90年代起,朝鲜半岛核问题开始呈逐步激化之势。 90年代初,美国挟所谓“不战而胜”之余威,睥睨天下,希望把全球事务置于美国主导之下。 而这时的朝鲜半岛事态的发展却使美国感到有逸出轨道之忧。 当时朝鲜半岛局势趋缓,朝日关系大幅度改善,南北对话取得了积极进展。 恰恰是在这一背景下,爆发了大规模的朝核危机。 朝鲜半岛南北关系被不知不觉地置换成了美朝关系。 2002年10月以来的新一波核危机,表面上是由美国总统特使凯利访朝引起的,但其根子仍然是布什政府根深蒂固的对朝敌视政策造成的。 可以说,朝鲜的对美强硬态度是美国对朝敌视态度的激烈反弹的结果。 此时,朝鲜国内正在推行一系列的经济调整,亟需得到和平的外部环境与外部资金的注入。 朝鲜半岛南北关系的发展虽然一波三折,但是总体上是有惊无险,其总趋势是积极的。 2002年9月,日本首相小泉访问平壤,不仅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朝鲜的形象,而且在一定程度上牵动了东北亚安全格局的变化。 而这些变化都不是在美国主导下进行的。 美国对朝鲜的有限遏制政策开始受到不少国家的质疑和批评。 布什政府在对朝关系方面陷入被动。 这决不是美国所愿意看到的。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朝核危机再次爆发。 美国不仅借机把责任全部推给朝鲜,丑化了朝鲜的国际形象,而且还打断了日朝关系的进程,恶化了朝韩关系,阻止了朝鲜与欧盟、澳大利亚关系的改善。 同时,美国还以此为契机彻底丢弃了1994年的朝美框架协议,并把毁约的罪名加到朝鲜的头上。 朝鲜半岛事务又一次被置换成了朝美关系,而且这一置换还是在美国极“不情愿”的情况下完成的。 因为在这一转换过程中,人们所得到的印象似乎是:朝鲜拼命要把核危机问题视为朝美关系,而美国则大力呼吁国际社会的广泛介入。 美国“不自觉”中又成了朝鲜半岛事务的主宰者。 但是,正如一些国际观察家所言,亚太地区乃美国的重点战略地区之一。 倘若朝鲜半岛事务脱离了美国的掌控,不仅美国在韩驻军成为大问题,而且整个东北亚的政治地图都有重画的可能。 因此,“不统、不战、不和”的局面,是最符合美国利益的。 只要美国把握着朝核问题的主动权,只要事态不至于失控,美国并不见得希望看到朝鲜半岛局势的彻底缓和。 正是美国出于自己全球战略的考量所采取的某些措施,使得朝核危机总是在出现一缕曙光之时又马上重新笼罩上大片的乌云。 美国反对朝鲜发展核武器,威逼朝鲜放弃核武器开发计划,这完全是出于对美国自身利益的考虑,它所担心的是:朝鲜拥有核武器不仅会在某种程度上构成对美国利益的直接威胁,而且一旦美国对朝鲜让步,很可能会在国际上引起连锁反应,促使其他国家纷纷效仿。 朝鲜是上了美国黑名单的国家之一,又在意识形态上与美国相敌对,因此,美国始终亡朝之心不死。 只是鉴于朝鲜半岛的复杂局势,美国很难像对待阿富汗、伊拉克那样用外科手术方式解决问题。 于是,挤压其生存空间,以压促变便成了美国对朝总战略。 而朝鲜作为一个主权国家,长期被孤立于国际社会之外,又碰到国内问题的压力,美国的敌视政策不可避免地会引发它一系列的激烈反应,采取诸多边缘政策与美进行博弈。 可以说,朝核危机的反复出现,其间美国的对朝政策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把握着主动权的美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美国在朝核问题上大做文章是希望牢牢把握朝鲜半岛及东北亚地区安全的主动权,维护其在这一地区的战略地位。 而朝鲜则希望借助核危机迫使美国改变对朝政策,并希望美国能在朝鲜安全与能源供给方面做出承诺。 其目的,一是彻底解除朝鲜的安全困境;二是为已经开始的朝鲜国内改革获取物质的和道义的支持。 对于目前朝核危机中朝方的举措,相当一部分国际观察家认为,对于处在饥荒边沿的朝鲜,这样做是为了生存。 只有很少的人相信,朝鲜的目标是为了把自己变成一个核大国。 [10]这次核危机爆发之时,正值朝鲜对国际打开大门并开始采取较大幅度改革措施的当口。 朝鲜要推动改革开放,必须有一个稳定而良好的国际环境。 保证政权和国家的生存与安全很自然地被放在第一位。 从一个时期以来朝鲜的外交动作可以看出,它一直在致力于营造一个有利于推动改革和开放的国际环境。 种种迹象显示,朝鲜正在谨慎地走向对外开放和经济改革。 但是,朝鲜开放政策和外交努力明显碰到了来自美国的巨大障碍。 小布什政府上台后,不再支持韩国旨在促进南北和解的“阳光政策”,停止了美朝关系正常化的努力,把朝鲜确定为三大“邪恶轴心”国家之一。 这都为朝鲜的国际安全环境设下了变数。 美国不顾国际舆论的反对,兵伐伊拉克,武力颠覆了萨达姆政权,这不免使朝鲜政府担心自己的安全。 因为在朝鲜看来,美伊战争的一个重要的教训就是,绝对不能让联合国或者其他任何国家进入自己国土进行检查之类的行动,否则将后患无穷。 这是朝鲜果断要求与美国缔结互不侵犯条约的最主要考虑之一。 同时,朝鲜的国内改革也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与国际社会的援助,打出“核牌”,显然也有促使美国认同与支持朝鲜国内改革这一层考虑在里面。 美国把朝鲜问题仅仅定义为核危机问题,对朝鲜的安全需要与国内开放与改革的各种趋向视而不见,显然是别有用意。 保证朝鲜半岛无核化,这符合包括朝鲜在内的有关各方的利益,更是维持东北亚地区局势稳定的需要。 美国必须意识到,一味的强硬只会适得其反。 作为对主权和自尊十分敏感的国家,朝鲜很难屈服于武力。 国际社会尤其是美国有责任考虑朝鲜的安全需要,有义务帮助朝鲜营造一个有利于开放和改革的国际环境,也有义务帮助朝鲜把改革和开放向前推进。 假如朝鲜核危机得以和平解决,既能保证核不扩散的目标,又能给朝鲜改革开放的政策创造更多的机会,那么这种结局符合朝鲜的利益,符合美国的利益,也符合东北亚其他国家的利益。 而对朝鲜而言,打“核牌”只是一种手段,应该利用灵活的外交手段争取国际社会的广泛同情与支持,与国际社会通力合作,尽早和平化解目前的核危机,为国内的改革与开放政策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中国在朝鲜半岛核危机问题上的基本立场是明确的,也是一贯的。 中国政府对于解决朝核问题的基本态度是:坚持维护朝鲜半岛的和平与稳定,支持半岛实现无核化,不赞成朝鲜半岛出现核武器,主张通过对话和平解决问题。 中国的态度是真诚的,并采取积极行动,尽力协助相关各方化解危机。 1993年初的朝核危机爆发时,中国政府就曾为化解朝核危机进行过积极的斡旋。 2002年底爆发新的朝核危机以来,中国一直密切关注着事态的发展,并为防止事态的进一步恶化,协调相关各方通过对话解决危机而积极努力。 但是,中国的立场需要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尤其需要相关各方的积极配合与回应。 假如当事国不能给予积极回应,中国乃至整个国际社会的调解空间将非常有限,危机仍将持续下去,这是中国和整个国际社会都不愿意看到的。 【参考文献】[1]于美华。 跨世纪朝美关系回顾与展望。 载复旦大学韩国研究中心编《韩国研究论丛》(八),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2][5][7][8]刘鹏辉、郑信哲。 韩国:雾幕后的国家[M]。 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5。 161、161、162、171。 [3]马辉。 美国在朝核问题上意欲何为[J]。 当代世界。 2003(3)。 [4]吴志成。 朝鲜核危机:美国如何应对?[J]当代世界。 2003(5)。 [6]王钰欣。 卢泰愚总统传[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25。 [9]人民日报,1993—5—13。 [10]BBC。 朝鲜重起反应堆为生存[C]。
科技 战略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为量子技术、海洋和新能源领域的中型基础设施项目投资1.25亿美元
据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网站10月29日消息,NSF为推动量子技术、海洋和新能源领域的突破性科学研究,为3个中型基础设施项目投资1.25亿美元,用于更新设备、仪器以及培训研究人员。 这三个项目分别为:一是康奈尔大学的高能同步加速器,其发射的高磁场光束线有助于了解材料的量子特性,推动量子感测和量子计算的发展。 二是蒙特利湾水族馆研究所的全球海洋生物地球化学阵列,该阵列是由500个机器人传感器浮标组成的网络,可以收集海洋化学和生物学数据,有助于监测并改善海洋 健康 。 三是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分布式能源网络测试基础设施,有助于推动可再生和分布式能源用于未来的电网。
美国防部发布《电磁频谱优势战略》,旨在保持全域优势
据国防 科技 要闻11月2日消息,美国防部发布2020年版《电磁频谱优势战略》,旨在协调美国防部全部电磁频谱(EMS)资源、能力和行动,解决电磁频谱作战环境复杂性的问题,确保国家安全,兼顾经济繁荣。 该战略提出将电磁频谱管理和电磁战整合为统一的电磁频谱作战系统、使商业EMS准入要求符合国家安全利益等5项指导原则。 该战略还提出开发卓越的EMS能力,建设敏捷且一体化的EMS基础设施,全面做好EMS作战的准备,为获取EMS优势建立持久的合作伙伴关系,以及建立有效的EMS管理体系等5个战略目标。 美国防部将在未来几个月围绕此战略制定实施计划。
美国战略和预算评估中心发布《选择性披露:长期竞争的战略方法》报告
据CSBA官网11月2日消息,美国战略和预算评估中心(CSBA)发布《选择性披露:长期竞争的战略方法》报告。 报告指出应将选择性信息披露作为重要的美国防战略要素,分析了信息在长期竞争中的作用,概述了标准程序、机密程序及选择性披露等3种信息披露框架,讨论了公开或隐瞒信息的标准,提出对未来研究和行动的建议。 报告指出,特定的信息披露有隐藏实力、威慑及误导等作用,需考虑竞争对手的目标、偏好、反应速度和潜在响应,以及关键技术和能力在启动、部署、应用等不同时间阶段。 可揭示信息包括已开发和部署的能力、新颖操作概念、尚不存在的能力及已过时能力等,以提高对手对美国的军事效能评估,增加不确定性从而扰乱对手计划,增加对手的研究成本。 报告认为,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信息披露将可能有利于美国的长期竞争:一是使对手相信其有实现关键目标的强大能力,从而提高防御复杂度;二是使对手重视内部关键目标防御,从而将力量和投资从周边地区转移至本土防御;三是使对手担心其核威慑力量的安全性,从而将投资从常规部队转移到核威慑力量等。
信息
巴西政府宣布启动国家人工智能创新网络
据ZDNet网11月2日消息,巴西政府已宣布启动针对人工智能(AI)的国家创新网络,该网络旨在提高巴西国内公司的生产能力和竞争力。 该网络由巴西 科技 创新部(MCTI)和巴西工业研究与创新公司(EMBRAPII)共同合作创建。 巴西政府将在未来5年内拨款约1200万美元,用于加强对AI研究机构的扶持,促进其开发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该创新网络还将促进私营部门不同组织间的合作、推动大企业与初创企业合作,以带动 汽车 行业、农业等行业的AI发展。
美国一网络安全企业称2020年全球数据泄露数量超360亿条
据E安全11月3日消息,美国网络安全企业“Risk Based Security”在其2020年第三季度数据泄露速览报告中称,2020年全球数据泄露数量已超360亿条。 该报告是根据全球各类公开信息、报告和新闻报道汇编而成,其中汇总的数据来源于网络攻击、服务器配置错误等事件导致的信息泄露。 报告称,第三季度共有6次公开的严重数据泄露事件,共泄露80亿条数据,占全年泄露数据总数的22%以上;医疗行业受网络攻击影响最大,该行业遭遇的入侵事件占入侵事件总数的11.5%。
生物
奥地利研究人员开发出突破性技术CRISPR-LICHT
据生物通公众号11月2日消息,奥地利科学院分子生物技术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开发出突破性技术CRISPR-LICHT,该技术可在人体组织中并行分析数百个基因。 该技术基于CRISPR-Cas9技术和双条形码法的结合,将一个引导RNA和一个遗传条形码添加到用于培育类器官细胞的基因组中的一段DNA中,从而可以看到每个类器官的整个细胞谱系,并能计算每个起始细胞产生的细胞数量。 该技术被称为异质组织细胞分辨率的CRIPSR谱系追踪(CRISPR-LICHT),可使科学家们筛选出所有可能与疾病有关的基因。 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科学》期刊。
美国兰德公司发布《可穿戴传感器技术及其在执法中的潜在应用》报告
据RAND官网11月2日消息,美国兰德公司发布《可穿戴传感器技术及其在执法中的潜在应用》报告,表明可利用可穿戴传感器技术(WST)识别高优先级需求以改善官员的安全和 健康 。 报告指出,目前的WST还未充分开发,无法用于整体的执法目的。 尽管商业设备价格低廉且便携,但其缺乏通知和支持决策所需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因此,短期重点是使WST更适用于执法部门,让执法部门参与开发WST,并制定管理和监测数据的政策。 报告建议,应向官员们介绍WST的多种用途和目的;进行试点测试,并收集经验反馈;开发有序或分阶段的方法,对经验证的WST进行实地评估;建立个人基准,以解决个人间的差异;对数据采用端到端的加密;为WST用户制定关于解释数据和度量标准的指导和教育。
美国科学家首次揭示细胞自我修复的分子机制
据生物谷公众号11月2日消息,美国芝加哥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首次揭示了细胞中自我修复的分子机制。 所有细胞都拥有肌动蛋白细胞骨架,其对细胞的迁移、生长、伸展等过程至关重要。 当细胞破裂时,人类基因组中编码的70多种LIM结构域蛋白会快速检测损伤并聚集在患处,与肌动蛋白丝的拉伸构象直接结合,使过度拉伸的细胞开启自我修复反应。 该研究揭示了细胞内的特殊蛋白质是如何检测到驱动力量并开启修复的过程。
能源
著名核能专家发布《2020年全球核能报告》
据能源跳动11月3日消息,《世界核工业状况报告》主要作者、著名核能专家施奈德(Mycle Schneider)发布《2020年全球核能报告》,报告围绕五个关键议题进行讨论。 一是详细对COVID-19的流行对核部门的影响以及运营商和监管机构的反应提供初步的国际评估。 报告认为对COVID-19危机的安全和安保影响的深入评估不能仅局限于过去几个月,而且应该着眼在未来几年,因为大修计划将在未来至少两年内受到影响。 二是中东的核电。 报告认为随着阿拉伯世界第一座核反应堆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启动,现在是分析该地区能源政策和核电作用的适当时机。 三是本报告深入讨论了主要的七个重点国家的核能发展情况。 四是福岛核电站的状况分析。 随着越来越多的核设施或达到预定的使用寿命,或由于经济状况恶化而关闭,它们的退役正成为一个关键的挑战。 五是可再生能源与核能的对比,可再生能源的部署和发电比核能部门更好地抵御了COVID-19大流行的影响。
阿根廷投资51亿美元提振页岩业
据国际能源参考11月3日消息,阿根廷政府出台“未来四年页岩产业财政刺激计划”,该计划将为阿根廷本土页岩气以及常规天然气开发提供补贴。 阿根廷政府预计将在2024年投入15亿美元,此后每年将至少投入10亿美元,为参与本土页岩开发的企业提供补贴。 据悉,阿根廷本土的Vaca Muerta资源区为全球第二大页岩气藏区域。 多年来,阿根廷政府为这一区域的开发已提供了多项支持政策。 然而,由于近年来全球天然气供应多处于过剩状态,低迷的天然气价严重打击了企业开发的积极性,同时,该地区管道建设受限,开发成本高企,导致该地区天然气产量始终在低位徘徊。 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则进一步放缓了该地区页岩气开发的步伐。 阿根廷能源部长Dario Martinez表示,新的政策将为Vaca Muerta地区吸引超过50亿美元的投资,从而为上述问题带来转机。
俄将建造三艘全球动力最强的核动力破冰船
据中国核网11月2日消息,俄罗斯总统已签署一项有关俄罗斯联邦2035年前北极地区发展与确保国家安全战略的命令。 根据命令,俄罗斯为开发北极将建造3艘“型”全球动力最强的破冰船,以及5艘“型”破冰船。 “型”为全球最强的核动力破冰船,将用于保障北方海路全年通航。 其动力为12万千瓦,航速22节,长209米,宽47.7米,破冰厚度4米,排水量近7万吨。 “型”核动力破冰船为全球最大的破冰船,用于保障俄罗斯在北极的领导地位。 船长173.3米,宽34米,排水量3.34万吨。 该破冰船能够在北极为船队领航,破冰厚度可达三米。
海洋
土耳其公布首型武装无人快艇,可用于执行情报、监视、侦察及水面作战等任务
据国防 科技 要闻11月3日消息,土耳其近期公布首型武装无人快艇“ULAQ”。 该艇由先进的复合材料制成,航程400km,速度65km/h,有昼夜可视及加密通信能力,可在移动车辆和指挥部或海上平台(如航母、护卫舰)进行操控,用于执行情报、监视、侦察、水面作战、非对称作战、护航及战略基础设施保护等任务。 该艇设计已于8月完成,目前刚完成结构建造,计划在舾装完成后于12月投入地中海水域。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开发出无需电池的水下导航系统
据cnBeta网11月3日消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的导航系统,该系统无需电池就可在水下进行导航。 新系统的工作原理是采用压电材料,这些材料在受到机械应力时,就会产生电荷。 随后,研究人员创造了一种方法,让这些传感器将声波信息转化为二进制代码,以测量周围海洋的温度或盐分含量等。 研究人员称,新系统以及基于相同技术的未来系统可以更好地绘制海底地图,并进行各种自动监测和海底导航。
航空
美军印太司令部进行“先进作战管理系统”第三次演示验证
据航空简报11月2日消息,美空军在印太司令部举行的“英勇盾牌”(Valiant Shield)军事演习中对“先进作战管理系统”(ABMS)进行了第三次演示验证。 此次演示验证充分展示了ABMS系统对战场基础设施状态、决策指挥行为的支撑作用。 据悉,此次军事演习是ABMS系统首次在美国本土之外的作战司令部进行测试验证。
美国平流层公司计划于2024年对高超声速飞行试验平台开展测试
据微视航天11月3日消息,美国平流层公司正在对Talon-A和Talon-Z高超声速飞行试验平台进行研发,并计划于2024年对其开展飞行测试。 Talon-A是一种完全可重复使用的自主液体火箭动力飞行器,长8.5米,翼展约3.4米,既能自主水平着陆,又能借助自身动力水平起飞,用于测试飞行速度达6马赫的高超声速装备。 Talon-Z重约29吨,最大飞行高度152.4千米,最大射程1481千米,飞行速度10马赫。
航天
俄罗斯将于2024年开始部署卫星互联网
据卫星界11月2日消息,俄联邦航天局局长罗戈津宣布,俄罗斯计划于2024年起开始着手实施“球体”(Sfera)计划,将打造由640颗卫星组成的卫星 星座 。 该 星座 将由多种类型卫星组成,可提供定位、雷达探测及通信服务等功能。 同时,该 星座 将可为北海等偏远地区提供网络通信服务。
美国SpaceX公司首席执行官马斯克称,“星链”网络服务有望于2024年中期进入印度市场
据TechWeb网11月3日消息,美国SpaceX公司首席执行官马斯克在社交网络上表示,“星链”网络服务有望于2020年中期进入印度市场。 据美国网速测试统计公司Ookla的最新数据显示,“星链”网络服务的试用速度已突破160Mbps,超过美国95%的宽带连接。 目前,SpaceX公司已发射了近900颗“星链”卫星,可为美国西北地区提供初步网络服务。
新材料
欧洲航天局正在研究能够抵挡月球尘埃的新材料
据新华社11月3日消息,欧洲航天局正在研究能够抵挡月球尘埃的新材料。 相关人员称,新材料不会是某种单一材料,而是某种创新型分层材料,但成分待定。 目前,研究人员正利用一种名为EAC-1A的人工材料模拟月球尘埃对物质的磨蚀作用。 研究人员希望确保太空服的密封处、所用橡胶和任何接头都不会因宇航员在月球上行走而被过度堵塞或损坏。 据报道,欧洲航天局目前正与法国科梅克斯公司、德国纺织和纤维研究所以及民间科学组织奥地利太空论坛等合作伙伴讨论此事。
先进制造
迪士尼研发出首款无皮肤机器人,能够做出眨眼以及其他微表情
据环球网11月2日消息,迪士尼与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加州理工大学合作,联合研发出了一款无皮肤机器人,该机器人能够模仿人类的面部动作,做出快速眨眼、凝视、摇头等微表情。 机器人胸部的传感器能够指导机器人与人类进行交互,使其眼球运动从直接停留凝视转变为微微上下移动,模仿人类真实眼神。 迪士尼一直致力于研发逼真的类人机器人,并计划将这项技术用于打造旗下主题乐园的动画人物。 该机器人的问世也反映了未来机器人研发的精细化趋势。
由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整编
研究所简介
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IITE)成立于1985年11月,是隶属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非营利性研究机构,主要职能是研究我国经济、 科技社会 发展中的重大政策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跟踪和分析世界 科技 、经济发展态势,为中央和有关部委提供决策咨询服务。 “全球技术地图”为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官方微信账号,致力于向公众传递前沿技术资讯和 科技 创新洞见。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小南庄20号楼A座
电话:010-
微信:iite_er
近日,美国国防部发布2024年度《中国军事与安全发展报告》,歪曲中国国防政策和军事战略,无端臆测中国军力发展,在台湾问题上粗暴干涉中国内政,这是其渲染炒作所谓“中国军事威胁”的惯用伎俩。 中方对此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已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 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中国发展军力旨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无论发展到什么程度,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 反观美国,建国近250年仅16年没打仗,为一己私利四处煽风点火,在世界上制造分裂和对抗,所到之处带去的多是动荡和灾难。 事实一再证明,美国是世界和平稳定的最大麻烦制造者、最大破坏者。 台湾是中国的台湾,解决台湾问题是中国人自己的事,由中国人来决定。 当前,美方一些人抱守“以台制华”幻想,民进党当局妄图“倚美谋独”,这是造成台海局势紧张的根源。 我们致力于保持台海和平稳定,但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保留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选项。 中国军队有信心、有能力挫败任何外部干涉和“台独”分裂图谋,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美国在报告中对中国核力量现代化指手画脚、妄加揣测,实际上最应该深刻检讨反思自身核政策。 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庞大核武库,持续升级“三位一体”核力量,大力发展并谋求前沿部署战术核武器,降低核武器使用门槛,通过美英澳三边安全伙伴关系进行核扩散,日益成为核冲突的源头。 需要强调的是,中国坚定奉行自卫防御的核战略,始终恪守任何时候和任何情况下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政策,把核力量维持在国家安全需要的最低水平。 我们敦促美方摒弃冷战思维,纠正对华错误认知,客观理性看待中国国防和军队建设,停止发表错误言论和有关报告,切实以实际行动推动两国两军关系重回健康稳定发展轨道。 延伸阅读:媒体:美国突然曝光大杀器对中国到底构成何种威胁?执笔/刀斧手&叨叨姐美国最新一代隐形轰炸机B-21“突袭者”,于当地时间12月2日首次公开亮相。 这在全球防务圈引起了高度关注。 虽然揭幕式时间非常短暂,而且那架B-21轰炸机的原型机只是在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的工厂机库里,羞答答地露了一个“正脸”,但这不妨碍美国军方借此把气氛炒得异常火热。 用美国人的话说,这时隔30年研发的新一代隐形轰炸机,有着清晰的针对目标:即瞄准中俄带来的所谓“威胁”。 作为美国B-2隐形轰炸机的下一代,作为准备大面积替换美军B-1和B-2系列轰炸机的B-21,到底有什么更先进的地方?美国吹得很神,对我到底构成何种威胁?1根据美国媒体的说法,B-21是美国30多年来开发的第一款大型隐形轰炸机,将成为美国应对所谓“中国威胁”的一件战略武器。 美国最新一代隐形轰炸机B-21公开亮相作为美国的“第六代攻击机”,B-21“突袭者”具备了无人驾驶能力,这在B-2隐形轰炸机上是没有的。 从地位上看,B-21“突袭者”隐形轰炸机可以携带常规弹药,也可以投射核武器。 因此它是美国“三位一体”核威慑力量的组成部分。 美国的核威慑力量包括三个“支柱”:陆基发射井式洲际弹道导弹,海基潜射战略导弹和战略轰炸机。 B-21轰炸机代表着美军空基核力量的现代化。 美国防长奥斯汀出现在B-21揭幕的仪式活动中,他在讲话中称,B-21将成为美国轰炸机部队的中坚力量。 奥斯汀说得也很直白,B-21隐形轰炸机的出现,证明了美国长期致力于打造先进的军事能力,以加强美国在今天和未来的威慑能力。 包括奥斯汀在内,现场出席活动的美军人员和制造商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的高层,都对B-21的优点给予夸赞,而且溢于言表。 比如他们说,B-21的武力投射距离“是其他任何轰炸机无法比拟的”。 而且,B-21的航程足够远,不需要驻扎在战区内,而且与B-2隐形轰炸机相比,B-21的提升在于不需要特殊的后勤支援人员。 作为外形上与B-2非常相近的,采用飞翼式布局的B-21“突袭者”轰炸机,据称隐形能力比B-2更加优异,不仅在机体上采用新型隐形吸波涂料,而且在细微之处,设计上也做出调整,反射雷达波更低。 用奥斯汀的话说,过去50年来,美国隐形技术的进步,都用在了B-21“突袭者”轰炸机上。 而且他还夸下海口,“即使是最先进的防空系统,也很难发现空中的B-21”。 从美国方面披露的资料来看,B-21“突袭者”与B-2最大的不同,还在于机身内部。 B-2虽然是隐形轰炸机,但是其具备初始作战能力还是上世纪80年代末。 那时候飞机采用的电子设备和软件系统,可想而知已经落伍了。 而B-21“突袭者”是在互联网云时代的背景下设计的,所以其机舱内采用的软件系统非常先进,而且可以方便地进行各种升级,可以精确地处理各种指令。 第一时间将飞机的资料上传到云端,方便作战指挥部门实时了解战况、下达命令。 所以,B-21很可能不是一架架的飞机,而是在一个庞大的网络中的武器,可以执行常规远程打击,还可以搜集情报、监视和侦察。 同时,搭载不同的硬件后,可能还具备电子攻击和与无人机协同进攻的能力。 从奥斯汀和美国空军部长肯德尔的讲话看,他们需要一种属于21世纪的新型轰炸机,让美国能够有能力应对“更复杂的威胁”。 从战略上看,华盛顿把俄罗斯视为目前最重要的威胁,把中国视为未来长期“最首要的威胁”。 美军当初对B-21的关键要求,就是要“在重要国家的强大防空系统面前,有更强的生存能力,可以应对这些难度大得多的威胁”。 所以,在冷战思维下,可以说B-21就是冲着俄罗斯和中国来的。 美国空军参谋长布朗表示,B-21轰炸机至少要建造100架。 尽管五角大楼没对外说明成本与维护细节,外界研判目前B-21成本虽在7.5亿美元,若要交付100架,整个B-21轰炸机的成本会达到1000亿美元。 2在美国媒体报道中,有不少把B-21轰炸机与亚太和台海联系在一起。 同样是在12月2日,作为美国在亚太最重要的军事“帮手”,日本也有所动作。 作为日本执政党的自民党和公明党,于2日当天在一次会议上就打击敌方导弹基地的“反击能力”达成的共识,同意将其纳入本年度末计划修改的《国家安全保障战略》等三份安保相关文件,但对于是否将中国认定为“威胁”尚未有定论。 与此同时,据共同社披露,日方计划在冲绳县域增设一个正规团,由此使得驻扎冲绳的日本自卫队第15旅成为介于师团和旅团之间的准师团,从而构成一个特殊的“冲绳防卫集团”。 组建“冲绳防卫集团”,也将被写入月底推出的三份安保文件中。 所谓“冲绳防卫集团”将以陆上自卫队第15旅为基础进行扩充。 第15旅成立于2010年,现有2000人左右,包括步兵团、防空特种团和侦查团,总部设在冲绳县那霸市。 多名政府官员透露,计划将第15旅增至3000余人,指挥官的军衔也由现在的中将升至上将军衔,这是日本自卫队的最高军衔。 由此,第15旅被升级为“冲绳防卫集团”,作为在西南诸岛防卫中发挥核心作用的新队伍。 报道还给出了所谓“冲绳防卫集团”完成组建的具体时间:2027财年。 日媒称,“冲绳防卫集团”成立后,一旦出现紧急情况,就可将部队从冲绳本岛灵活部署至离岛,争取大部队支援的时间,以此提高威慑力。 日媒还具体描述了“冲绳防卫集团”的其他可能任务:它将负责在紧急情况下与地方政府密切合作疏散民众、加强民防,并建立一个收集和传播信息的系统,应对在紧急情况下通过散布虚假信息来影响居民的“认知战”。 看看,一谈及“冲绳防卫集团”的职责,都被放到所谓“紧急情况”之下。 什么是“紧急情况”?在日本当下的语境中,无外乎就是所谓“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的臆想。 这种臆想是极为危险的。 中国驻日本大使孔铉佑表示,这不仅严重背离中日间既有政治共识,还可能使日本脱离和平发展轨道,滑向地缘对抗深渊。 然而,遗憾的是,近一段时间以来,基于对所谓“台湾有事”的不必要担忧,日本在加强西南诸岛防卫上做了不少事。 比如,东京决定在西南诸岛部署水下无人潜航器和无人水面艇,通过组建“无人作战部队”,希望布设水雷以有效阻碍对手“从海上进攻西南诸岛”,或是扫除对方水雷的“海上封锁”。 媒体还曾爆出,日本政府计划将1000枚以上的远程巡航导弹,以西南诸岛到九州为中心进行部署,旨在缩小与中国的“导弹差距”。 此外,冲绳县的离岛石垣岛上正在建设新的军事基地。 近600名军事人员将部署在那里,还有可从移动发射装置上发射的防空导弹和反舰导弹。 上个月,作为日本自卫队与美军以琉球群岛为中心实施的“利剑”大规模演习的一环,陆上自卫队最新锐的16式机动装甲战车首次开进了日本最西端县域——与那国岛。 如今的冲绳,已然被日本政府视为“战争前线”。 3实际上,B-21“突袭者”未来与日本可能也存在联系。 因为在美国媒体的报道中,着重提到了B-21与B-2隐形轰炸机相比,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能够实现前沿部署。 过去B-2隐形轰炸机机体过于庞大,而且机身的隐形涂料,内部的设施过于“娇气”,必须有专门的机库和维护人员。 如果不能实现机库的恒温恒湿或者环境温度过高,B-2的隐形涂料就会受损。 所以,在执行作战任务时,B-2隐形轰炸机不得不从美国本土的空军基地起飞,这就限制了B-2的作战效率。 而B-21的设计易于维护,机库要求并不是那么苛刻,这将有助于确保飞机在美国的前沿基地部署,需要时随时起飞。 B-21“突袭者”具备了无人驾驶能力这样一来,有分析认为,驻日美军基地、关岛和澳大利亚这几个亚太重要地点,都可能成为未来B-21部署的地点。 不过,美国对B-21隐形轰炸机的吹嘘有些过了。 B-21未来能生产多少架,能不能真的达到100架,还要看这种轰炸机未来展现出的性能和各方面能力能否满足美军的需要。 因为,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地缘战略环境的变化,美军作战目标和需求也会发生变化。 比如,当年美国人设计建造B-2隐形轰炸机的时候也是雄心勃勃,要造上百架,但因为造价太过高昂等原因,最后只生产了20余架。 所以,B-21隐形轰炸机未来能不能满足美军需要,还要画个问号。 还有一个例子,就是美国的濒海战斗舰,当初相关建造计划也是搞得轰轰烈烈,但最后以一个烂摊子结束,不得不提前退役。 另外,B-21之所以被定名为“突袭者”,目的也是想把它当做一个“矛”,突破对手的防御。 一位军事专家告诉“补壹刀”,军事上有矛就有盾,虽然美国B-21算是“更强的矛”,但是,一定会有更强的盾。 从武器规律的发展来看,美国首先发展出了隐形飞机,但是俄罗斯、中国等国先后研制出更强的探测系统,也就是反隐形雷达。 这种性能比以往更强的雷达系统,能够更细微地发现蛛丝马迹,你的隐形机飞进来,既然是一个物体就肯定有特征,那么快的飞行速度,那么大的体积,还有喷气发动机喷口的火焰,所有这些特征就能确保,只要雷达技术足够先进,总是能发现隐形飞机的信号。 另外,从前沿部署角度来看,即便B-21可以在亚太前沿实现部署,但是如今美国在太平洋的第一岛链第二岛链已经基本上被我们打破。 我们的导弹射程足以覆盖第二岛链。 如果B-21部署到关岛,或者驻日美军基地、澳大利亚军事基地,只要它敢对中国的利益做出侵害的行为,我们的导弹必然覆盖。 所以,美国固守冷战思维掀起军备竞赛,只会让自己陷入“追求绝对安全”的漩涡。 图片来自网络来源:补壹刀
(一)总统和白宫1、总统 美国联邦宪法规定,总统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兼武装部队总司令。 美国总统也是世界上最有权力的职位之一,在立法方面,他可以否决国会通过的任何法案,即有立法否决权;可以在每年一度的国情咨文、预算咨文、经济咨文及各种专门问题的咨文中,向国会提出立法倡议,即立法倡议权;他还有权召集国会特别会议;在司法方面,总统提明任命联邦法官,包括最高法法院成员在内,但要获得参议院的认可;还可以对任何被判破坏联邦法律的人——被弹劾者除外——作完全或有条件的赦免;在行政方面,总统可以发布法令、条例和指示,可以任免公务官员,但高级官员(包括内阁部长、副部长、助理部长等)要得到参议院的批准;有权征召各州的国民警卫队为联邦服务;在战争或国家危急时,国会可以予总统更大的权力,以处理国家经济和保护合众国的安全。 有权宣布紧急状态,统帅和指挥武装部队;在外交事务中,他负责合众国和外国之间的关系。 有权代表美国同外国政府建立外交关系和缔结行政协定等。 有权任命任命大使。 但缔结条约和任命大使均须经由参议院的批准。 等等。 总统每届任期四年,连选可连任一次。 在总统死亡、辞职或丧失能力的情况下,由副总统接替总统的职务。 2、总统内阁 美国政府最高决策机关为总统内阁。 总统内阁由总统根据施政事实上的需要而设立。 内阁成员由处理具体的国家及国际事务各部部长和总统指定的其他官员组成。 从法律上说,内阁实际上只起总统助手和顾问团的作用,没有集体决策的权力。 布什政府重要的内阁成员及重要官员中,除副总统理查德·切尼(Richard B. Cheney)和国务卿柯林·鲍威尔(Colin Powell)外,还包括14个部的部长,即农业部部长安·威尼曼(Ann M. Veneman) 、商务部部长唐·埃文斯(Don Evans)、国防部部长唐纳德·拉姆斯菲尔德(Donald Rumsfeld)、教育部部长罗德·派奇(Rod Paige)、能源部部长斯潘塞·亚伯拉罕(Spencer Abraham)、医疗和社会事务部部长托米·汤普森(Tommy Thompson)、住房和城市发展部部长梅尔·马丁内斯(Mel Martinez) 、内务部部长加利·诺顿(Gale Norton) 、劳工部部长赵小兰(Elaine Chao)、运输部部长诺曼·梅内塔(Norman Mineta)、财政部部长保罗·奥尼尔(Paul O’Neill)、退伍军人事务部部长安东尼·普林西比(Anthony Principi)、司法部部长约翰·阿什克罗夫特(John Ashcroft)和国土安全部部长汤姆·里奇(Tom Ridge)。 此外,白宫办公厅主任安德鲁·卡德(Andrew H. Card, Jr.)、环境保护局局长克里斯蒂·怀特曼(Christie Todd Whitman)、管理和预算局局长米切尔·丹尼尔斯(Mitchell E. Daniels, Jr.)、国家药品控制政策局局长约翰·沃尔特斯(John Walters)、美国贸易代表罗伯特·佐立克( Robert B. Zoellick)也都是内阁成员。 3、白宫的“政研室” 美国总统许多重要的决策和规划,来自于在白宫设立的若干重要的政策研究机构,如国家安全委员会、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管理和预算办公室、国家药品控制办公室、政策研究办公室、科学和技术政策办公室和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等。 国家安全委员会(The 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 )是根据《1947年国家安全法》(the National Security Act of 1947)成立的,设在总统行政办公室。 目前这届委员会,主席由布什总统担任,其他法定成员包括副总统切尼、国务卿鲍威尔和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 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亨利·谢尔顿将军(Gen. Henry H. Shelton)担任委员会的军事顾问,中央情报局局长乔治·特内特(George J. Tenet)担任情报顾问。 白宫办公厅主任卡德(Andrew H. Card, Jr.)、财政部长奥尼尔、总统安全事务顾问赖斯(Condoleezza Rice)、、总统经济政策助理拉里·林德塞(Larry Lindsay)也都是委员会常任委员,通常都被邀请参加会议。 其他官员被邀请参加相关的会议。 国家安全委员会帮助总统制定有关国家安全的国内外军事、情报和经济政策。 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Council of Economic Advisers):主要任务是负责研究、分析国内各部门和国际经济问题,评估联邦政府的各项经济政策,准备每年的《总统经济报告》, 在国家经济发展方面向总统提出政策建议。 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是根据《1946年就业法案》(the Employment Act of 1946) 成立的,最初隶属于总统办公室,1953年根据美国政府的“机构重组计划”成为独立的政策研究机构。 委员会由3名成员组成,均须经参议院的建议和审查,并由总统任命。 现任主席为罗伯特·胡巴尔德(Robert G. Hubbard)。 根据《2002年总统经济报告》,除3位委员外,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还任用了30多名学有所长的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 管理和预算办公室(Office of Management and Budget)的前身是“预算局”,成立于1939年。 办公室编制20人,现任主任米切尔·丹尼尔斯(Mitchell Daniels, Jr.),设有两名 副主任以及负责预算、立法、行政、经济政策、能源(自然资源、科学)、国家安全和外交等事务的多名主任助理。 管理和预算办公室的主要职责是:通过审查各行政部门的组织结构和管理程序,协助总统维持一个有效的政府;制定有效的协调机制,协助总统,加强政府各机构之间的合作;帮助总统准备预算和制定政府的财政计划;审查和控制政府的预算,帮助总统制定改革政策,尤其是及时向总统报告政府的财政负担。 政策研究办公室(Office of Policy Development)由国内政策委员会和国家经济委员会组成,它们都负责向总统提供建议,帮助总统制定、协调和执行国内经济政策,同时也在其他的政策方面向总统提供建议。 国内政策委员会(The Domestic Policy Council )成立于1993年8月16日,主要负责审查总统国内经济政策的研究和执行情况,协调联邦政府各机构间的合作。 国家经济委员会(National Economic Council)成立于1993年1月25日,主要负责协调总统经济政策的制定,向总统提供经济政策建议。 委员会还负责保证经济政策决策的实施。 国家经济委员会主席由总统经济政策助理拉里·林德塞担任。 环境质量委员会(The Council on Environmental Quality --CEQ)是根据《1969年国家环境政策法案》(the National Environmental Policy Act of 1969--NEPA)成立的。 设在总统行政办公室。 根据《1970年环境质量改善法案》( The Environmental Quality Improvement Act of 1970 ),专门成立了“环境质量办公室”(OEQ),向委员会提供专业和行政管理方面的支持。 委员会主席同时也担任办公室主任,由总统任命。 根据法律的要求,委员会负责评估、协调联邦政府的行动,向总统提供有关国内和国际环境政策方面的建议,为总统准备向国会提交的年度环境质量报告。 此外,委员会还负责审查联邦政府各机构和部位执行有关国家环境政策的各法案的情况。 国家药品控制政策办公室(Office of National Drug Control Policy)是根据《1988年国家反毒品法案》( the National Narcotics Leadership Act of 1988)成立的。 办公室编制14人,目前的实际成员有8人。 办公室负责制定国家毒品控制的政策、目标、优先次序和实施手段,每年的年度报告,提出反毒品战略和国家反毒品的预算报告。 在组织、管理、预算等涉及反毒品活动的各个方面,向总统提出建议。 同时,也负责审查政府各机构履行反毒品战略的执行情况。 科学和技术政策办公室(Offic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licy)是 根据《1976年国家科学和技术政策、组织和优先次序法案》( the N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licy, Organization, and Priorities Act of 1976)成立的,设在总统行政办公室。 科学和技术政策办公室负责为总统提供科学、工程和技术分析报告,以及有关重要的政策、计划和联邦政府的各种项目。 从科学方面,对各个领域的问题,包括经济、国家安全、医疗、对外关系和环境等问题,向总统提供建议。 对于联邦政府在科学和技术方面的工作努力的规模、质量和有效性,进行评估。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Office of the United States Trade Representative)是根据1963年1月15日总统号行政命令创立的,原名是“贸易谈判特别代表办公室”。 根据《1974年贸易法案》( The Trade Act of 1974 ),成为总统行政办公室的一个机构,负责处理贸易协定,制定和实施贸易政策。 经《1988年综合贸易和竞争力法案》(The Omnibus Trade and Competitiveness Act of 1988 )授权,贸易代表被赋予了诸多新的权力,包括执行“301条款”。 美国贸易代表相当于大使,直接对总统负责,全权负责处理有关美国在世界贸易组织中的一切活动,包括讨论、召集会议和谈判,以及在OECD内涉及贸易和商品问题的事务,在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和其他多边机构中涉及的贸易问题和其他多边和双边的贸易谈判。 现任美国贸易代表罗伯特·佐立克(Robert Zoellick),另设有副代表四人,三位在华盛顿,一位驻在日内瓦。 其他成员包括:纺织品谈判首席代表、特别贸易谈判代表、负责农业、亚太地区、中国、国会事务、环境和自然资源、欧洲和地中海、日本、监督和履行、北美事务、政策协调、媒体、WTO和多边事务、西半球事务的多名贸易代表助理。 美国贸易代表也是美国进出口银行( the Export-Import Bank)和海外投资公司( the Overseas Private Investment Corporation)的董事会成员,是国际货币和金融政策的国家咨询委员会成员。 (二)部的机构设置 目前,美国共设有20个部,它们是农业部、商务部、国防部、空军部、陆军部、海军部、国防局、教育部、能源部、医疗和社会服务部、住房和城市发展部、内务部、司法部、劳工部、国务院、交通部、财政部、退伍军人事务部和国土安全部。 经过多年的演变,美国许多部的行政机构设置均很庞大,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 以下仅以美国商务部和财政部为例。 美国商务部 成立于1913年3月4日,是从原“商务和劳工部”(成立于1903年2月14日)中分离出来的。 有关劳工方面的事务,由劳工部负责。 根据法律,美国商务部的主要职责是促进国家的对外贸易、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提供各方面的帮助和信息,提高美国企业在世界经济中的竞争力;防止来自国外的不公平贸易竞争;为企业和政府决策部门,提供社会和经济统计数字和分析报告;支持科学和技术成果的利用,环境和海洋资源的利用;确保专利和商标,制定技术发展政策。 商务部的最高机关是部长办公室,负责主持商务部的一切工作,向总统提供有关联邦政府政策、工商业和国家经济方面的建议。 商务部下设多个局和办公室,各司其职,如经济和统计局、出口管理局、经济发展局、小企业发展局、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 和技术管理局。 经济与统计局的主要职责,是向部长和其他政府官员提供有关经济发展、经济预测及宏观和微观经济政策。 经济和统计局由普查局和经济分析局组成。 普查局( Bureau of the Census)作为一个永久性的机构,成立于1902年3月6日。 其主要职责是根据宪法的授权,提供人口方面的普查数据。 根据美国法律,普查局应当每10年进行一次人口普查。 法律规定,普查局所搜集的任何有关个人、家庭和机构的数字,必须经过严格地确认,并只能用于统计目的。 普查局负责:每10年进行一次人口和住房普查;在各州和地方政府范围内,每5年进行一次工业普查,包括制造业、矿业、建筑业和交通运输业;通过经常性的调查,提供各方面的信息;综合美国外贸方面的统计,包括进出口数字;经各州和地方政府要求,进行各种专门的普查;发表人口方面的预测数字。 经济分析局(Bureau of Economic Analysis)负责:美国国家经济核算,综合各种经济数据,提供重要的经济信息,诸如经济增长、地区发展和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国民收入和生产核算,包括国民产出的生产、分配和使用情况,估算国家的有形财富、投入和产出表;地区经济核算,提供各地区、州和大城市区的个人收入、人口和就业情况,各州的总生产的估计;国际经济核算帐户,由美国与外国的国际交易(收支平衡)和美国的国际投资构成组成。 此外,经济分析局还定期对美国在海外的投资和外国在美国的投资情况进行普查,并发表有关的数字。 出口管理局(Bureau of Export Administration)作为商务部内一个独立的机构,成立于1987年10月1日。 根据美国《出口管理法案》(the Export Administration Act),其主要职能是负责促进出口和管制出口。 出口管理局负责制定美国的“二元”(dual-use )商品,包括技术、软件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出口控制政策,处理出口许可申请,实施出口控制法。 这些行动一方面是为了防止武器扩散,同时也是出于加强国防工业基础、确保国家安全和某些对外政策目标方面的考量。 经济发展局(Economic Development Administration)是根据《公共任务和经济发展法案》(the Public Work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ct )于1965年成立的。 旨在帮助美国国内各地方经济的发展,包括农业地区和某些不属于主流经济、经济发展迟缓的城市社区。 经济发展局主要是通过向某些项目,如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和协调、经济调整提供一些公共政策方面的支持和援助,包括基金方面的支持,以减少这些地区的失业。 在经济发展局的计划援助( Planning Grants)中,多是针对各州、地方政府、社区,以帮助其制定有效的经济发展政策和发展计划,并提供技术和资金方面的支持,包括产业研究、管理、自然资源开发和促进出口等等。 国际贸易局(International Trade Administration)成立于1980年1月2日,其主要任务是促进对外贸易,加强美国的国际贸易和投资地位。 在进口方面,主要职责是保护美国企业免受不公平贸易行为的侵害。 国际贸易局由一位负责国际贸易事务的助理部长担任局长,他也负责向美国贸易代表提供专业和情报方面的支持。 国际贸易局内分设多个部门:进口办公室负责裁定以否应对某进口商品实施有关的反倾销措施;市场准入和申请办公室负责分析、制定和执行美国国际经济政策,为美国公司开拓海外市场,改善美国的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地位;贸易发展办公室负责在国际贸易和投资方面提供建议,支持美国的工业部门,加强美国国内出口竞争力,促进美国企业参与国际市场。 此外,还设有“出口支持中心”(Export Assistance Centers--International Trade Administration),负责向美国企业提供有关出口方面的信息和其他各种支持。 小企业发展局(Minority Business Development Agency) 根据总统行政命令于1969年成立,设在商务部,负责制定国家小企业发展计划,支持小企业,使其能够有效、平等地参与美国的自由企业制度,克服各种社会和经济障碍。 小企业局的另一重要任务,是加强政府与小企业间的合作,为小企业拓展市场空间和商业机会。 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是 根据美国政府1970年第4号“重组计划” (Reorganization Plan)成立的, 设在商务部,主要职责是预测、监察、分析环境的变幻,及时预测,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和自然资源,促进经济增长,加强环境安全。 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由国家气象局(National Weather Service)和国家环境卫星、数据和信息服务局(National Environmental Satellite, Data, and Information Service)组成。 技术管理局(Technology Administration)是1988年由国会批准成立的,设在商务部,是美国政府与美国产业界进行合作的主要技术机构,旨在向企业提供信息,加强美国企业的竞争力。 技术管理局由多个部门组成,包括技术政策办公室、国家技术信息局和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所等。 技术政策办公室(Office of Technology Policy)的主要任务,是向私人部门提供支持,旨在推进技术政策,最大限度地发挥技术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增强美国产业的竞争力,保护产业界的利益。 此外,也负责支持联邦、州、和地方政府官员、产业界和学术机构的技术能力,以促进美国的国家技术发展和美国经济的竞争力。 国家技术信息局(National Technical Information Service)已经成为是美国最大的科学、技术、工程及其他与商业有关的信息中心。 其主要的信息来源是美国各政府机构,此外也广泛地搜集各种技术研究报告、国外和国内的贸易情况、商业和管理研究、社会经济和贸易统计数字、计算机软件和数据库,医疗保健年度报告,以及其他各种数据和全球竞争性情报。 国家标准和技术研究所(The 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 NIST) ,主要任务是帮助企业界开发新技术,改进产品质量和生产过程,以新的科学发现为基础,加速产品的商业化,以加强美国经济,改善工作质量,改进应用技术,提高标准。 除以上各种机构外,美国商务部还设有专利和商标办公室、 政策与战略计划办公室和企业发展监督局等等。 美国财政部创建于1789年9月2日,是美国历史最悠久的政府机构。 财政部长作为总统的政策顾问,主要职责是制定和拟定国内、国际金融、经济和税收政策,参与制定广泛的财政政策,管理国家债务,美国政府的金融代理人。 财政部设有多名助理部长,分别负责经济政策、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微观经济、银行与金融、税收和预算、公共关系和国际事务等等。 美国国会曾经通过了无数的法令,授予财政部各种新的职责,并建立了无数的局和处。 如货币管理局(Office of the Comptroller of the Currency):成立于1863年2月25日,主要任务是管理全国的银行。 货币管理局局长由总统任命,任期为5年。 货币管理局有权检查银行,批准或拒绝成立、兼并新银行的申请,做出关闭某家银行的决定。 国内税收署(Internal Revenue Service):早在1862年7月1日,美国就成立了国内税收署。 美国国会第一次授权征收个人收入税和公司税是在1913年。 目前,国内税收署的主要任务是负责实施国内税收法。 美国税收的主要来源是个人收入税、社会保险、和退休税,其他重要的税种是公司税、消费税、不动产税和赠与税。 经济政策办公室(The Office of the Assistant Secretary for Economic Policy ):负责协助政府高层制定经济政策,分析和评估国内、国际经济问题,以及金融市场的发展状况。 此外,还专门负责根据每年的预算计划进行经济预测;国际事务办公室:设有亚洲、美洲、非洲、欧洲和中东等处室,帮助财政部长制定有关国际金融、经济、货币、贸易、投资、环境、和能源政策和计划。 税收政策办公室:制定国内和国际税收政策,分析各种税收立法和计划的效果,预测经济趋势、准备官方估计的政府收入估计数字,针对国际和国际投资事务提出建议。 美国关税署(United States Customs Service):根据美国第一届国会第五项法令成立,1929年3月成为财政部内一个独立的机构。 其主要职能是防止走私(包括毒品和非法药品)、征收关税和罚金等。 金融管理服务局(Financial Management Service):负责研究、制定、管理联邦金融体系,使政府的现金有效、安全地流动。 金融管理局还负责核算财政部的货币资产和负债,追踪财政部的收入和支出情况。 公共债务局(Bureau of the Public Debt):成立于1940年6月30日,其主要职责是筹措联邦政府所需的款项,核算公共债务,发行和回购国库券,执行债务管理政策。 此外,美国财政部还设有其他诸多机构,如保密局(the U.S. Secret Service),负责保卫总统和其他高层政府官员,以及美国政府政权和其他资产;联邦法律实施和培训中心(the Federal Law Enforcement Training Center),负责向联邦政府各机构提供法律方面的培训; 酒精、烟草核武器管理局(-the Bureau of Alcohol, Tobacco, and Firearms)负责征收酒和烟草产品税,防止走私和非法出售烟草和酒精产品;外国资产控制办公室(the Office of Foreign Assets Control),控制着美国所冻结的国家的资产;金融机构办公室 The Office of the Assistant Secretary for Financial Institutions)负责监督、落实与金融机构相关的各种政策和规章 的执行。
Copyright @ 2024 啦啦收录网 此内容系本站根据来路自动抓取的结果,不代表本站赞成被显示网站的内容或立场。
你是本站第位访客 | 网站地图 | 粤ICP备2022150304号